铁腕执法是良好环境的“守护盾”。我省各级环保部门坚持铁腕执法,铁面问责,连年开展了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解决了一大批群众关心的污染问题;在江河源头、生态敏感区建设的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保护区,加强了水源涵养保护,确保了饮水安全。
蓝天行动与碧水绿树:从呼吸到居住的再构建
近年来,当“雾霾”成为席卷半个中国的沉重、变成城市不可呼吸的痛时,一场阻“霾”狙击战亦在我省全面打响。
我省及时研究新对策,制定新措施,迅速出台并启动实施了《陕西省“治污降霾·保卫蓝天”2013年行动计划》。同时,制定了《陕西省“治污降霾·保卫蓝天”五年行动计划(2013-2017年)》,提出并明确了4大类目标、22项任务和12项保障措施。积极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地方立法,《陕西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实现了当年起草、当年审议、当年通过。
政策之外,大气环境执法监管也在加强。2013年,我省共淘汰关闭污染企业50家,拆除石灰窑1118孔,拆除燃煤锅炉1250台,淘汰“黄标车”约8.73万辆。
通过不懈努力,今年一季度与去年一季度同口径比较,空气污染浓度明显下降,以西安市为中心的关中城市群大气污染治理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水文生态关乎环境安全。作为陕西的母亲河,渭河生态关乎整个大关中生态环境安全。
三年“清”行动,一条新渭河。自2012年实施渭河三年变清行动以来,列入计划的225个污染治理项目累计实施208个,完成166个。渭河水质持续改善,出现了由量到质的变化。2013年,渭河流域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浓度较2011年分别下降32.3%和43.4%,劣Ⅴ类水质断面由2011年的9个减少到5个。
此外,以退耕还林、节能减排和重点区域整治为主的生态建设也在纵深推进——森林覆盖率由“十五”末的37.26%提高到41.42%;全省有2个区被授予“国家生态区”,31个县(区)被授予“国家级生态示范区”,49个乡镇、11个村分别被授予国家级“生态乡镇”、“生态村”称号;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区61个,总面积1.16万公顷,保护面积占国土面积的5.67%……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