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战略思想的三大整体观念(2)

习近平战略思想的三大整体观念(2)

二、关于人的社会存在形式的整体观念

社会的变革总会引起人的本质的社会存在形式发生深刻变化。并且,对社会基本矛盾的认识是由对人的本质的社会存在形式的认识决定的,社会基本矛盾实际上是人的本质的不同社会存在形式的相互联系。而对人的本质的社会存在形式的认识又必须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哲学根据。人的本质既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又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灵魂。把握了人的本质不仅把握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和灵魂,而且也把握了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精神实质。古典哲学发展到黑格尔和费尔巴哈他们就从根本上理解了这一点,但资产阶级哲学家的本能是掩盖人的本质,当黑格尔用劳动实际上是用思维来掩盖人的本质,费尔巴哈到1839年后就改为用“类”即自然来掩盖人的本质。苏联哲学在历史唯物主义之前加上辩证唯物主义也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完善了黑格尔和费尔巴哈掩盖人的本质的手法。因为这样一加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和灵魂人的本质就不见了。马克思似乎意识到有人会利用他的哲学的名义去肢解由人实现的社会与自然形成的历史统一体。他不仅这样指出过,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而且还直接强调,历史是人的真正的自然史。正是人的本质的自然进化和社会发展把社会和自然统一成为一个历史的统一体。

连人的本质自身是什么都不清楚,如何能揭示出人的本质的社会的不同存在形式?所以哥达纲领提出劳动的解放也就会受到马克思的严厉的批判;当代苏联出了这样一个执政党的总书记,他连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生产资料究竟在谁手中也无法判定,还大谈特谈改革,连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的基础都不存在了,还需要改革?这个从斯大林“见物”到这位总书记“不见人”的过程给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敲响了警钟。我们虽然有党的创新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其核心和灵魂仍然是人的本质劳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改革解放人的本质实践产生的理论成果。但是,如果没有了人的本质自身,也就没有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无产阶级革命胜利后,剥夺了剥夺者占有的生产资料,劳动人民成了生产资料法律上的主人。在从法律主人向实际上的主人过渡的过程中,人的本质的社会存在方式也会随之发生实质上的变化。人的本质不仅作为生产力的主体存在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而且人的本质作为哲学主体存在于意识形态、上层建筑。正是人的本质主体的解放,实现人的社会存在形式的变化。

所以习近平同志强调,物质生产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但上层建筑也可以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有着作用和反作用的现实过程,并不是单线式的简单决定和被决定逻辑。我们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方案,必须加强顶层设计、整体谋划,增强各项改革的关联性、系统性、协同性。只有既解决好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的问题,又解决好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的问题,这样才能产生综合效应。这是由于不管是生产力、生产关系,还是经济基础、上层建筑都是人的本质的社会存在方式,在人的本质的作用下能够形成人的本质的社会存在不同形式的战略整体,并产生人对人的本质的社会存在形式整体的意识,成为党领导全面深化改革,治理国家综合效应的整体观念,为人的理想的社会存在创造社会条件。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