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范效应▶▷
全社会广泛参与基层党建
佛山市三水区以产业社区党员活动中心作为非公企业党建的摇篮,在7个镇(街道)建立商会等行业协会党组织,服务全区3000多家非公企业,建立了好帮手、欧神诺等一批有影响力的非公党组织,做到“平台建阵地,阵地促党建”。目前,按照“支部+支部”的党建工作模式,全区70%的村民小组党支部开展了“村企共建”。
“书记项目”实行书记领办、组织部门(机关党委)主办、基层党组织承办的“三办”工作机制,同时将项目进一步细化分解,明确具体承办单位,落实工作责任,并通过每季度通报和年终考核评比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管理考核,充分调动了各方面参与的积极性。
在“书记项目”的示范带动下,全省各镇(街道)、村(社区)、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两新”组织等党组织书记也都把党建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统筹协调各类社会资源向党建项目倾斜,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广泛参与,形成了上下联动、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基层党建工作格局。
2013年,各地各单位围绕基层服务型党组织这个重点实施“书记项目”,联系培育了一批基层服务型党支部工作法。2014年初,省委组织部从中筛选出韶关市始兴县罗坝镇淋头村党支部“民情日记”工作法、阳江市江城区南恩街道北湖社区党支部“共驻共建”工作法、惠州市房产交易登记所党支部“零距离便民”工作法等10个工作法进行宣传推广,供各地各单位开展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和创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时学习借鉴。
“书记项目”在实践中不断优化,一些创新成果还在全省范围内推广。比如,省委根据惠东县2012年“书记项目”的经验建立了全省“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经费保障机制,将党员活动经费、党务工作者津贴等纳入省财政主渠道解决。东莞市寮步镇探索建立基于积分制与评议制的后进党员“出口”机制,被省委组织部列为全省8个处置不合格党员试点单位之一。
近日,省委组织部要求,各地各单位要结合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围绕解决基层党建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特别是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选题立项,做好2014年度“书记项目”工作,扎实推动党建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