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引农进城”工程,创新体制机制,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工业园区转移。将工业园区新市民公寓、人才公寓建设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建设范围,整合涉农、扶贫、移民资金等设立产城一体化引导资金,专项用于鼓励园区生活性服务配套及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并在财税政策上予以倾斜;突破政策性障碍和户籍身份门槛,将稳定就业的农民工全面纳入公共租赁住房覆盖范围;优化园区务工环境,稳定产业工人队伍,实现企业“常”招工向招“长”工转变、职工“一人打工”向“一家务工”转变。
提高园区承载能力,促进园区由水平开发向立体开发转变。集约发展,向有限的土地要最大效益,是产城融合的题中应有之义。应进一步明确资源要素和环境保障措施,从投资强度、单位用地产出、容积率等方面突出集约发展目标,突出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要求,提升园区投入产出效益和承载率,推动园区由为单个企业单一供地向统一建设订单式标准厂房转变,实现土地、资金、人才、信息和服务设施的高效利用。
加强各类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完善金融服务平台,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进入园区设立营业网点,为园区企业提供便捷的金融服务;建立和完善工业园区物流配送体系,选择或引进具有一定实力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建立园区物流配送中心,整合各地物流网络、物流设施设备、物流需求,专门培育一批为园区企业服务、面向主要原料和产品市场的城市专线,为企业原料、配件采购和货物销售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大力发展研发设计、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产业促进服务类机构,健全公共技术、投融资、信息交流、中介服务和政府服务“五大平台”,鼓励技术转移机构、科技企业孵化器、生产力促进中心、创业投资机构等科技服务机构做大做强做优,加强专业化能力建设,强化品牌建设;不断完善各类载体的公共服务功能,推进各类平台整合服务资源向企业开放,实现共享。
(作者单位:江西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 蔡雪芳)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