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农村文化建设 进一步发挥乡镇文化站作用
借节庆文化活动,搭建群众文化舞台,丰富农牧民业余生活。乡镇文化站要善于通过元旦、春节、纳吾热孜节、古尔邦节、“五一”、“七一”、“国庆”等重大节日举办活动,对乡镇群众文体活动进行示范引导,组织简便易行,投入不宜过大的文体活动。如“庆元旦、迎新春”文艺汇演、纳吾热孜节晚会、冬季农牧民运动会,庆“五一”职工运动会、庆“十一”歌唱祖国热爱家乡红歌大赛、乡村文化艺术能人及作品展示活动等等,用多种方式满足各族群众的喜好和需要,增添节日的欢乐气氛。
培育文艺活动队伍,化“被动”为“主动”。文艺人才是乡镇文化站的灵魂。要配齐配强文化站工作人员,文化站工作人员主要在提供场地服务、策划活动方案等方面为群众提供文化娱乐服务;要着力培养一支特色文艺宣传队伍,立足乡土开展文艺创作和表演活动,鼓励群众广泛参与自创自演文艺节目,使农牧民不再觉得精神空虚,而是积极参加各种文化活动。这些文艺队不仅为农牧民演出,还能辅导农牧民自发地开展一些娱乐活动,有效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充分发挥基层宣传文化骨干、民间艺人、文化带头人的作用。
培育特色文化,打造文化服务品牌。有特色才能有优势,有优势才能打出品牌。开展文化活动,不但需要拓展文化服务的空间和培养人才队伍,还需要品牌建设来支撑。比如,富蕴县积极开展“快乐乡村大舞台”“百姓大舞台”的等品牌文化活动,充分调动“一乡一队”的积极性,在人、财、物上予以支持,鼓励和扶持乡村文艺骨干自办农家文化大院,在农闲时自编自演一些歌舞类节目,歌唱美好生活。
进一步拓展文化站的服务功能。乡镇文化站在发挥组织群众活动,电影放映、棋牌娱乐等基础功能的前提下,还应拓展一些具有地域特点、民族特色,富有时代气息、呼应群众的项目。如开展更多的全民健身活动和群众性体育比赛,摔跤、赛马、掰手腕、大力士、押枷等与农牧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体育运动都是群众喜爱的,让农牧民群众从运动中体验快乐,体验团结的力量;充分发挥好“东风工程”和农家书屋作用,围绕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有效提高两大惠民工程的利用率,调动群众多读书,读好书的积极性;开展“共享工程”优秀资源展播活动,挑选播放“百家讲坛”、优秀电影、优秀动画片等。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