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大城市该有多少人口(5)

特大城市该有多少人口(5)

于是我们就把亚洲国家的样本单独进行分析(图8)。结果是第一个信息仍然是非常高度的正相关,两个变量的关系基本上是在拟合线上面,只不过R-squared降到了75%左右,但也仍然高度相关。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变化是解释变量的系数降到了0.63。这是亚洲国家的特点,在这样人口密度相对比较高的国家,如果人口按照全世界的规律,往大城市集中的时候,大城市的地价、房价上升更快,或者是产生“城市病”的速度更加快,这会阻滞人口的流入。所以,亚洲样本的相关程度和系数会下降一点。在这些城市的发展过程当中,在市场的作用下,城市人口集聚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已经体现在城市的人口数据的变化上。相对乐观点的是,如果我们把亚洲样本单独拎出来,上海就落到了阴影带里面,也就是刚刚讲的95%的置信区间里面了。我们就说,上海即便说它是太小了,也没有小得那么严重。

8

图8 国家人口是首位城市人口的决定因素(亚洲)

9

图9 国土面积是双刃剑

其次,大家可能会问人口集聚和国土面积有关系吗?如果一个国家的面积很大,它就有很多的地方可以布局国家的人口,有必要往这么大城市集中吗?其实,国家的人口分布跟这个国家的国土面积没有太大关系。我们可以看图9的计量结果,横轴换成了国家的总面积(取对数),纵轴还是国家首位城市的人口规模。你会发现它是正相关的,如果你相信这个国家的国土面积大会导致人口不向首位城市集中的话,这两者应该是负相关才对,但是实际上它是高度正相关。单变量的R-squared还是达到了66%。这意味着国土面积实际上是一个“双刃剑”。如果你只做单变量的分析,国土面积既代表了这个国家的地理上的国土面积,也代表了人口的规模,它会驱动这个国家的总人口的增长。凡是碰到这样的问题,做过统计的人就知道要借助于多变量的分析,这个稍后再说。

我们再来看另外一个规律,众所周知:一个国家如果要是以农业为主,其农业人口将占到大量的比重。当一个国家的农业占到大量比重的时候,其最主要的生产投入要素就是土地,而农业土地是不能在空间上移动的,这会导致一个国家的农业比重越来越高,人口分布就越分散。当工业和服务业比重提高的时候,人口就会更加集中,因为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就需要人口的集聚。这就意味着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会使城市人口的比重提高,带来城市化水平提高的时候,导致人口向大城市集聚。

接下来考虑的问题是,一个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和这个国家的首位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关系。在图10里面,横轴是这个国家在2012年城市人口在总人口当中所占的比重,这是城市化率的度量标准,纵轴是一个国家的首位城市人口在国家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你可以看到这条线也是向右上倾斜的,表示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越高,这个国家首位城市的人口在总人口当中所占的比重也越高。就是城市化的进程会推进人口向首位城市所代表的大城市集中。这里圈圈的大小代表着所在国家的人口总规模,你会发现,对小国家来说,当国家的城市化水平提高时会大量出现人口向首位城市集中的趋势,大国的情况会稍好一些。但总的来讲,城市化是推进人口进一步集聚的正向推动因素。

同样的,这个假设在亚洲也是成立的(图11):总体都是右上倾斜的关系。对于人口规模比较大的中国和印度,还有像印度尼西亚的雅加达基本上都在这条线下面,总的来讲也是城市化水平提高的时候,会提高这个国家首位城市人口所占的比重。

10

图10 城市化进一步加剧人口集聚

11

图11 城市化进一步加剧人口集聚(亚洲)

本文系陆铭于2014年3月12日在“鸿儒论道”2014年第9期的演讲“全球化时代的大国大城市”(上),题目为编者所加。“鸿儒论道”是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与刘鸿儒金融教育基金会联合发起的双周论坛。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