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互联网思维看待中国政治

善用互联网思维看待中国政治

随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和深入推进,互联网已重新构造了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互联网思维已成为塑造人们思想意识的深层底质,思想政治工作的工作对象已普遍形成了互联网思维,而我们的工作者本身的思维某种程度上说还处于“前互联网时代”,这就难免发生错位和偏差。因此,要想做好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善于运用互联网思维看待当今中国的政治现象和政治问题。

互联网思维的特性和本质

简言之,互联网思维是充分利用互联网的技术、方法、规则、机会、精神、价值来工作、生活、思考、创新的思维方式。

互联网思维是互联网全方位渗透于人类社会各方面之后形成的一种思维特质。就其特性而言,主要包括:一是开放性。开放性是互联网最根本的特性,整个互联网就是建立在开放的基础之上的。开放性理论上意味着任何人都能够得到发布在网络上的信息,意味着任何个人或者组织都难以完全控制互联网。互联网的这种开放性无疑增强了网络政治参与的透明性、公开性。二是互动性。互联网的影响力是建立在互动、分享的基础之上的,网络能通过互动平台把信息直观地展现出来,这十分有利于网络政治参与者互相交流政治经验,学习政治知识,锻炼政治技能,分享政治评价。三是直接性。在互联网上,网络政治参与者可以较为自由地对政治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有机会直接与党和政府领导人进行对话和交流,直接参与网络投票或网络选举活动,从而培养网络政治参与者理性、宽容和合作的精神,积累以信任为基础的社会资本,并使网络政治参与者获得丰富的直接政治经验。四是离散性。网络以离散的、无中心的结构模式进行运作,基本上消除了身份歧视,使传统的、统一的政治控制方式难以为继,增强了网络政治的平等精神。

互联网思维本质上是与传统政治思维相对立的一种思想方式。在互联网思维下,任何政治公共物品的提供,必须经由信息的加工整理才得以被赋予价值和意义。最重要的是,政治传播的垄断被打破了,人们同时成为政治信息和内容的生产者和传播者。同时,互联网思维下的政治产品和服务是一个有机的生命体,人们的需求是分散的、个性化的,政治参与除了对政治的功能性诉求之外,也变成了他们显示政治性存在、展示政治立场的一种生活方式。这样,满足人民群众政治需求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把握和测试的过程,公平产品和服务的提供过程就是一个精益和迭代的过程,根据需求反馈而不断加以改进。互联网思维下的公共产品和服务附带了媒体属性,因为需求和品味相关联,也就是和人性相关联,所以,互联网思维下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必须追求极致性能与强大的情感诉求。这要求必须非常注重用户体验,人们的关注和评论决定了政府的声誉,好评变成了有价值的无形资产。同时,互联网上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对于公共物品和服务与生俱来的“瑕疵”,也具有极大的包容性。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张少华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