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的基本特点

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的基本特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时代发展的战略高度,立足国际国内发展全局,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党和国家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出了很多重要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这不仅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我们党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庄严政治宣示,也是对新形势下治国理政方略、内政外交政策的深入系统阐释,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成果的最新进展,对统一思想、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讲话思想深邃、内涵丰富、观点鲜明,显示了对使命、责任、担当的清醒认识,显示了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把握,显示了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历史逻辑的高度统一,具有鲜明特点。深刻认识和把握其基本特点,将有助于我们深刻领会和把握其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

一、坚定的理想信念与科学的创新精神的统一

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体现了坚定的理想信念与科学的创新精神的统一。

(一)体现了坚定的理想信念

坚定的理想信念,既表现为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也表现为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和社会主义的信念,特别是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和信念。习近平总书记不仅强调“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定不能丢,丢了就丧失根本”[1],强调要自觉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解决问题”[2],而且处处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精髓要义;不仅始终贯穿着“永不动摇信仰”这条红线,强调“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1],强调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既要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也要胸怀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3],而且一再重申我们将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旗帜、道路等重大问题上的鲜明态度和庄严宣示,体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将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强意志和坚定决心。

(二)体现了科学的创新精神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4]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既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也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规律。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既强调“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定不能丢”,同时又强调“我们一定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1];既强调“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同时又强调要“毫不动摇坚持、与时俱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1];其实质也就是强调了创新。在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中,提出了多方面的创新要求,始终贯穿着科学的创新精神。特别是郑重要求全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点,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发挥历史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清醒认识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和不变,永远要有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精神,锐意进取,大胆探索,敢于和善于分析回答现实生活中和群众思想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不断深化改革开放,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3],并且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主题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客观需要,提出和阐发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更是集中体现了这种科学的创新精神。

 二、深邃的历史眼光与宽广的时代视野的统一

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体现了深邃的历史眼光与宽广的时代视野的统一。

(一)体现了深邃的历史眼光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无论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深情阐述,还是对经济社会科学发展问题的深入思考,无论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系统阐述,还是对执政党自身建设的精心部署,总不忘“回首过去”、“总结历史”,因此总是给人一种历史深厚感。讲话着眼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对中国5000年文明史及近代中国历史特别是党的90多年奋斗历史进行了深刻总结;着眼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世界社会主义500年历史特别是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进行了深刻总结;着眼于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对党执政60多年来自身建设的历史进行了深刻总结;着眼于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对改革开放30多年的历史进行了深刻总结。从世界社会主义500年历史,从中华民族5000年文明史、近代170多年奋斗史,从我们党成立90多年、执政60多年、改革开放30多年历史出发,讲清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怎么来的、将怎样往前走,讲清了我们党在中华民族文明进步史中处于怎样的历史方位、担负着怎样的历史责任,要沿着怎样的道路继续前行。特别是通过对历史的总结,使我们清楚地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道路“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5]因此,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要继续加强对党史、国史的学习,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做好现实工作、更好走向未来,不断交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答卷。”[6]

(二)体现了宽广的时代视野

治国理政,审视和把握现在,特别是思考和谋划未来,不仅需要深邃的历史眼光,更需要有宽广的时代视野。习近平总书记认为,“事物都是不断发展、相互联系的,只有眼界非常宽阔,正确认识和积极顺应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党和国家面临的大事,才能把握工作主动权,跟上时代前进步伐,推动事业顺利发展”。[7]因此,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总是站在时代的高度,以宽广的视野来观察时代潮流、分析时代特征、把握时代脉搏、适应时代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所处的是一个风云变幻的时代,面对的是一个日新月异的世界。“在当今世界深刻复杂变化、中国同世界的联系和互动空前紧密的情况下,我们更要密切关注国际形势发展变化,把握世界大势,统筹好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在时代前进潮流中把握主动、赢得发展。”[6]当前,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更加强劲。面对浩浩荡荡的时代潮流,对外,必须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这是我们党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我国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对内,必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坚定不移走自己的道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改革开放,这是我们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步伐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必须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是鞭策我们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必须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推进党的建设,使我们党能够更好把握历史大势、勇立时代潮头、走在时代前列、引领社会进步,完成时代赋予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