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解苏共的思想杀手

瓦解苏共的思想杀手

亚历山大·尼古拉耶维奇·雅科夫列夫是苏联时期政治人物、历史学家, 20世纪80年代担任苏联官员,并进入苏联共产党政治局和书记处。作为意识形态的主管,雅科夫列夫被称为“公开性”运动的奠基人,隐身于戈尔巴乔夫之后的“精神教父”,是苏共高层领导中西化、自由化的代表人物。

一、瓦解苏共的关键人物

雅科夫列夫与苏共许多领导人一样,是在苏共的培养下,一步一步从基层走到中央。1965年起任苏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1969—1973年为代理部长。这期间,雅科夫列夫很受重用,但却一直没有被批准担任部长职务。据说,苏共主管意识形态的苏斯洛夫对他“既做官又搞研究”极为反感。1973年,雅科夫列夫被派往加拿大当大使。这是一次长达10年的 “政治发配”。直到1983年,戈尔巴乔夫访问加拿大时与雅科夫列夫相识,并随后将其调回莫斯科,他由此成为戈氏思想与理论的一员主将。戈尔巴乔夫闻名于世的“改革新思维”与“公开化”运动,思想来源与理论基础均与雅科夫列夫有很大关系。

1983—1985年,雅科夫列夫在莫斯科担任苏联科学院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研究所所长;1985年被任命为苏共中央宣传部部长;1986年当选为苏共中央委员和主管意识形态问题的中央书记;1987年当选为政治局委员;1988年被任命为苏共中央国际政策问题委员会主席;1990年3月—1991年1月,他被任命为苏联总统委员会成员。最后,雅科夫列夫也是苏联历史上唯一主动退出政治局的政治局委员。

二、深入内部,利用窃取的权力消解苏共

以戈尔巴乔夫为首的苏共开始偏离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方向,苏联意识形态领域出现变化。在思想路线上,戈尔巴乔夫提出“民主化、公开性、多元论”,成为社会上反共反社会主义思潮泛滥的庇护伞。雅科夫列夫则乘机在搞乱思想的基础上推动党组织的瓦解,制造动乱。

80年代后期的几年间,雅科夫列夫成功地实施了从内部瓦解苏共的工程:提出将“苏共一分为二”,分化为社会党和人民民主党;全民投票选举总统;利用纪念十月革命讲话推销自由化思想;撤换异己,安插和怂恿激进自由报刊主编;领导对苏共历史的翻案;压制和打击党内不同声音等。雅科夫列夫分别于1985年和1991年致信戈尔巴乔夫,提出两党制问题。雅科夫列夫认为,苏共改革的出路只有一个:使所有健康的民主力量联合起来,成立一个主张社会革新的党,建设一个民主法制社会。

雅科夫列夫之所以能上台,始于他1983年与戈尔巴乔夫的加拿大会面,两人的思想不谋而合。戈尔巴乔夫掌权后对他格外重用,使得这位反共分子成功进入了苏共领导核心层。苏联最后一位元帅、曾任苏国防部长的德米特里·亚佐夫对揭露戈、雅二人思想的不谋而合曾有这么一段描述:“根据我掌握的材料,雅科夫列夫是在美国学习时被策反了,他后来就是第五纵队的思想家。后来有一段时间克格勃开始调查雅科夫列夫。戈尔巴乔夫说不能动雅科夫列夫。这件事我清楚记得。为什么?因为戈尔巴乔夫本人也是被做好工作的。我想,这就源自他与撒切尔夫人那次众人皆知的会面,那次他们两人秘密交谈。伦敦会面后,戈尔巴乔夫直接飞往雅科夫列夫所在地,当时他正在加拿大担任苏联大使。那次出国之后,戈尔巴乔夫本人变化很大。”在戈尔巴乔夫执政的6年间,雅科夫列夫成为当时戈尔巴乔夫“改革”的领导者和中心人物之一。由于长期在苏共宣传部门工作,雅科夫列夫深谙思想斗争和开展内部瓦解工作的技巧。他写道,在当时的条件下,彻底肃清布尔什维克主义、打碎苏联机构不能采取直线进攻的方式……要避免失败,就应当讲策略,对有些事情缄默不言,有些问题要绕着走,这样才能达到目的。特别是从正面意义上利用“言行不一”这种久经考验的方法。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