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控制头脑,从思想上搞乱苏共
1. 借戈尔巴乔夫之力,自上而下地加速摧毁苏共意识形态。得到戈尔巴乔夫的赏识后,雅科夫列夫先在理论上提出“先进”思想,然后使这些思想成为戈尔巴乔夫言论中的日常口号。雅科夫列夫成为苏共党内的头号思想家和理论家、戈尔巴乔夫“改革”的设计师。
2. 从思想内部瓦解苏共。雅科夫列夫在1994年出版的《一杯苦酒》一书中坦言:“与布尔什维主义作斗争”不能考虑道德上的“高尚”而应该是“利己主义的”,“需要耍手腕,施巧计”。他的目的就是要利用共产党的“那种表现为组织性和纪律性的极权主义性质”去摧毁他称为“极权主义制度”的社会主义制度。上台后,他鼓吹“民主化、公开性、多元论”、动摇和取消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的地位、提倡揭露“过去的全部的真实情况”、“否定社会主义制度”等等,可以说导致苏联意识形态崩溃的各个重要方面,都与雅科夫列夫的误导密切相关。
3. 从舆论导向上扰乱人心,组织围攻坚持真理者。一方面,雅科夫列夫利用职权,授意和鼓动一些人出来反对马克思主义和攻击社会主义。1988年他与当时任东欧和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的齐普科谈话时,有意表明自己反对马克思主义的立场。齐普科摸底后,连续发表攻击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文章。另一方面,他压制和打击敢于坚持真理、发表不同意见的人,对他们实行“思想恐怖手段”和追查幕后策划者。列宁格勒女教师安德烈耶娃的《我不能放弃原则》发表后,雅科夫列夫利用职权组织围攻,并亲自写文章进行舆论围剿。
4. 处心积虑、亲自披挂上阵。1985年12月,雅科夫列夫向戈尔巴乔夫进言道:“在我国的实践中,马克思主义不是别的,而是一种新宗教,它屈从于专制政权利益和它任性的要求。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教条主义的阐释,其危险足以使任何创造思维甚至经典思维都毁灭殆尽。”作为背叛信仰、背弃马列主义的急先锋,雅科夫列夫在肆意诋毁苏共历史和马列主义的同时,对资本主义观念赞不绝口。他说:“资本主义带来了实用主义的伦理。资本主义的自由、平等、博爱体现了崇高的理想主义,它依据的是清醒的、脚踏实地的现实考虑。”不难想象,20世纪80年代后期,一个极力反对和抵制马克思列宁主义、布尔什维克运动的人,进入了苏共的领导核心,成为苏共意识形态工作的主要领导人,苏共被从内部搞垮就不足为奇了。
四、苏共叛徒与杀手的自白
1999年,在为俄文版《共产主义黑皮书》一书所写的序言中,雅科夫列夫明确承认:“苏共二十大之后,在一个由最亲近的好友和志同道合者组成的极小的圈子里,我们经常讨论国家和社会问题。我们选择了最简单的方法,特意宣扬列宁后期思想。一个由真正的、而不是虚假的改革派组成的小组制定出(当然不能落在纸面上)以下方案:用列宁的权威打击斯大林和斯大林主义。倘若收到成效,之后便用普列汉诺夫和社会民主主义打击列宁,用自由主义和‘道德社会主义’打击一切革命至上主义。这不是像赫鲁晓夫那样带有情绪的叫嚷,而是带着深刻的潜台词:罪恶的不单是斯大林,整个制度都是罪恶的。”
在雅科夫列夫等人不遗余力的误导下,苏共内部对党的领导产生了极大动摇。据苏联时期的《对话》杂志报道,1989年苏共退党人数达14万,1990年上半年达到37.1万,而苏共二十八大之后仅7、8月就有31.1万党员退党。据1991年7月苏共官方公布的资料,过去一年共有420万人退党。
通过评析雅科夫列夫,我们可以看出,苏共被瓦解始于意识形态演变,意识形态演变是先导,党和政权变质是关键,而党的队伍的纯洁性是抓好意识形态工作的基石。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