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破除瓶颈制约 畅通为民渠道

云南:破除瓶颈制约 畅通为民渠道

既要看态度看决心,更要看措施看方法看手段

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着力解决好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当前,群众反映最强烈的不是上面没有惠民举措,而是政策始终“走在路上”,服务始终“停在嘴上”,实惠没有真正“落在身上”,造成了“末梢堵塞”,形成了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问题。解决这个问题,既要看态度看决心,更要看措施看方法看手段。昆明市盘龙区将金星社区开展“五级治理”试点工作作为助推教育实践活动、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突破口,从建立健全基层体制机制入手,把联系服务群众作为社区工作的重中之重,进一步健全服务网络,延伸服务末梢和触角,强化服务功能。

开展“五级治理”工作的背景

一是新形势新任务给社区建设带来了新的要求。创新社会治理,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对社区治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社区治理模式创新和实践提出了新的课题。按照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的新要求,盘龙区在充分发挥社区自治功能、进一步联系服务群众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给社区治理模式的创新和实践提出了新的课题。

三是群众对破解老旧小区“顽疾”、建设和谐社区的呼声给社区建设提出了新要求。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一些典型的老旧小区“顽疾”影响市民工作生活。这些问题,实际反映的是政府在联系和服务群众方面,还存在“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五级治理”工作主要做法

一是着眼畅通渠道,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神经末梢”。在区、街道、社区三级治理基础上,以庭院为单位设立居民小组长,按庭院大小、居民户数设立楼栋长,将社区治理延伸为“区-街道-社区-居民小组-楼栋长”五级治理,激活社区服务管理“末梢神经”。充分发挥居民小组长和楼栋长“信息员”、“巡逻员”、“调解员”、“办事员”和“宣传员”的“五大员”作用,在纵向上确保政策宣传真实到位、社情民意反馈及时、联系群众更加紧密。

二是着眼功能发挥,充分整合社区服务管理资源。社区党委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社区居委会发挥协调监督作用,社区工作站承担服务职能,社区综治站承担管理职能。在社区居委会下设由驻区公共单位、物业公司、业主委员会、社会组织代表和居民代表组成的社区治理理事会,有效承接社区居委会委托的自治事项。

三是着眼激发活力,健全治理主体联动机制。强化社区居委会和业主委员会的联动,推行社区居委会和业主委员会成员交叉任职,把居委会自治和小区业主委员会自治有机结合,共同研究调处小区居民业主提出的诉求、建议和意见,引导业主委员会参与社区社会事务管理活动。强化物业服务企业与社区综治站、辖区派出所的联动,推行物业服务企业负责人在社区综治站任职,实现辖区派出所、社区综治站和物业服务企业间治安警情信息互通,调动物业服务企业参与社区治安防控工作。

四是着眼强化措施,破解社区建设瓶颈难题。针对老旧小区普遍未建立公共维修基金的情况,探索补建住宅专项维修基金新途径,通过政府适当补助、公共收益分摊筹建积累、业主小额补入累积等多种方式结合,为解决居民反映突出的公共部位和共用设施维修难题进行有益尝试。

五是着眼党员示范,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把党的组织向庭院、楼栋、物业服务企业、业主委员会延伸,实现社区党建工作全覆盖。充分发挥党组织在社区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调动和发挥物业服务企业、业主委员会的服务管理和自治功能。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