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推动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 (2)

河北:推动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 (2)

孙永华提出,教育的协同发展最终以促进学生均衡发展为目的,所以要加强学生自身的交流、学习,可以在京津冀三地开展交换生活动。每个学期,京津冀三地各选出一部分学生相互之间进行交换,把学生分别分到相应年级的各个班里,学习对方先进的学习方法,良好的学习习惯,感受对方优秀的班级氛围,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开展交换生活动可以让学生享受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资源,开拓学生的视野和眼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综合素质,推动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

吸引京津高校搬迁至河北,或在河北建分校

2013年,北京市有56所普通高校,天津市拥有普通高校55所。河北省高等教育极其落后,尤其是高水平大学奇缺,目前211高校仅河北工业大学1所,还位于天津市。

“高等教育的落后,导致河北考生高考压力巨大,能够进入211或985高校的学生比例在全国处于低位。”省政协委员陈安国提出,这也导致教育资源不足和人才外流,从而造成河北省科技水平难以提高。

陈安国委员建议,积极谋划,创造条件,吸引驻京、津高校搬迁河北,或在河北建立分校,既可降低京津的人口压力,又有助于提高河北的高等教育水平。同时,河北应积极与京津高校接洽,增加京津高校在河北的招生名额,以提高河北考生的录取率。

陈安国委员提出,应逐步推动京津冀高校实验室,尤其是国家重点实验室,对区域内高校开放,实现高校间实验室资源共享、合作开发和研究。推动京津冀高校图书馆之间资源共享,建立馆际互借、文献传递的合作机制,甚至可以通过馆际合作实现校际学生自由借阅。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