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这些药品多从欧洲地下实验室制造或从中国、印度进口,在网上作为“欣快药”或“用于研究的化学品”进行销售,并标明个人不宜使用。这“其实是明显规避法律责任的手段”,奥热说。
(图片说明:可卡因)
为应对毒品间的细微差异,“比利时近日通过了一项新的法案,允许禁止同一组相近的物质。如果一种新的物质只是与被禁物有很少的差别,同样也被迫禁止。”比利时司法部顾问克洛德·吉拉尔同时表示,“法律要求检测这些物质的实验室必须把相关信息报告提交给国家预警系统。”
使用量被低估 隐忧当重视
这些新型毒品在比利时的使用量不容忽视。比利时公共卫生科学院的报告称,约4%的15至24岁的比利时青年曾消费过至少1次这样的新型毒品。从消费方式上看,越来越多的人采用注射的方式,这是最危险的方式之一。此外,调查显示,比利时11%出席节假日活动的人“偶尔或者经常”服用新型毒品。
而目前对上述毒品使用量的调查结果还只是基于个人申报,并不是血液和尿液分析。根据更为科学的调查结果,实际毒品消费量可能被低估。
据“欧洲毒品和毒品癖观察所”近日公布的对21个欧洲国家42个城市进行的废水检测数据,比利时安特卫普市废水中可卡因的代谢物人均含有量居欧洲之冠。调查显示,安特卫普每天每1000人消费预计837毫克,超过其他几个曾经创下纪录的城市阿姆斯特丹(393毫克),伦敦(711毫克)和苏黎世(679毫克)。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