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这个问题的方法论
社会主义为什么能够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包括资本主义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呢?从根本上说,就是这些文明成果具有共通的东西,也就是某种普遍性,即规律性。认识这个问题,有一个方法论问题。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这篇著名著作中,讲到研究战争的方法问题,对探讨这个问题很有启发意义。毛泽东说,研究战争,就是要掌握战争的规律。毛泽东认为,战争的规律是分层次的:“战争的规律——这是任何指导战争的人不能不研究和不能不解决的问题。革命战争的规律——这是任何指导革命战争的人不能不研究和不能不解决的问题。中国革命战争的规律——这是任何指导中国革命战争的人不能不研究和不能不解决的问题。”
毛泽东将战争分为战争、革命战争、中国革命战争三个层次来研究。这三个层次的战争,各不相同,甚至是很不相同,但其中却有共通的东西。各个层次的战争都有自己的客观规律,指导战争的人都要了解和掌握。只有了解和掌握了战争的规律、革命战争的规律,才能很好地掌握中国革命战争的规律。
现在,我们是在建设一个新社会。但社会也有不同层次,各个层次都有自己的客观规律。我们可以将社会分为三个层次:社会,现代化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中国的现代化社会)。
社会,包括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都是人类社会,就有共通的东西,都有某种普遍性。比如,以上这些社会形态都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都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现代化社会,包括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化社会和我们正在建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都是现代化社会,就必然有共通的东西,有某种普遍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是在中国这个独特的地域建设的现代化社会,当然有许多自己的特色。
既然现代化社会有许多共通的东西,我们是后发现代化国家,就应当吸取人家的成功经验和办法,即吸取他们的文明成果(实际是遵循一般规律),来加快我们自己的发展。市场经济体制是人类创造的重要文明成果。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大胆吸收借鉴了这个文明成果,在我们国家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在其他许多方面,也有许多类似的例子。
经济领域有一般规律,政治、文化、军事等其他领域,当然也有一般规律。比如:在政治领域,权力不能过分集中、必须适当分解,权力必须受相应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绝对权力绝对导致腐败等;在文化领域,文化多元发展、保护知识产权等。这些,都是客观规律性。我们都要遵循。
两重意义上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这里,就有一个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的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两重意义上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第一重意义,社会主义的普遍性与中国特殊性的统一;第二重意义,人类社会的普遍性与中国社会特殊性的统一。
从哲学原理上说,个别中包含着一般。不能离开普遍性讲特殊性,不能以狭隘的眼光理解“中国特色”。“中国特色”中确有中国独有的东西。邓小平说,“一国两制”是重要的中国特色。但大量“中国特色”的东西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既是社会主义的普遍性与中国特殊性的统一,又是人类社会普遍性与中国社会特殊性的统一。把“中国特色”理解为“中国独有”“中国特殊”,是很片面的,会限制我们的眼界。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对人类社会一般规律的认识逐渐推进,但由于我们长期生活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对现代文明缺乏了解,又多年受“左”的影响,这种对人类社会一般规律的认识是相当艰难的,是在实践基础上,在改革开放中,思想不断解放的结果。比如,对于市场经济体制,过去长期认为是资本主义性质的东西,社会主义决不能采用,经过了市场与计划关系的曲折认识过程,才认识到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搞了市场经济体制以后,对市场在资源配置中作用的认识,从基础性作用到决定性作用,又经历了很长时期(从1992年到2013年,整整20年),这方面的例子很多。比如,过去我们认为,“失业”是资本主义社会独有的现象,社会主义社会没有失业现象。后来,在改革开放中,出现了明显的失业现象,但我们称之为“待业”,以区别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失业。现在,人们认识到,一定比例的失业者是市场经济下的必然现象,失业现象本身并没有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性质之分。现在,官方、媒体和学者,都以平常心看待和论述失业现象了。又如,过去长时期中,我们认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只有竞赛,没有竞争(斯大林在他的著作中有论述)。竞争是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现象。现在,我们已很自然地讲竞争了。《现代汉语词典》对“竞争”的解释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与别人争胜。”这是中性的解释,已不与社会性质挂钩了。又如,过去长时期中,认为人权是资产阶级的口号,社会主义不能用,现在,“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已经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样的例子还可以举出很多。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一轮又一轮的“姓资姓社”争论,是那么认真和尖锐。在今天的年轻人看来,当年的那些争论,显得那么可笑!当前围绕一些问题的“姓资姓社”激烈争论,过一些年后,人们也会觉得可笑。
解放思想无止境。在这样一些问题上,破解“姓资姓社”的责难和困惑,推进思想解放,任务还很重。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