遏华新势力集结下中国出路(2)

遏华新势力集结下中国出路(2)

当日本新右翼化遇上美国“亚洲再平衡”战略,以日美同盟为核心的新遏华力量旋即变得血脉喷张

冷战期间,特别在20世纪50年代朝鲜战争爆发以后,美国通过扶持日本来对抗苏联和中国。但是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的主要关注点转移到经济发展和全球贸易等问题上,日美同盟对中国的敌视有所减弱。目前,日本已被中国超越,单枪匹马搞对抗显得力不从心,以安倍为代表的新右翼势力遂到处宣传“中国威胁论”,重新寻求加强日美同盟,游说美国盟友和与中国存在领土争端的国家共同遏制中国,谋求自身利益。

当下美国是名符其实的世界霸主,中美建交以后,由于两国经济规模相差悬殊,中国对美国构不成威胁,美国不把中国视为最大的对手,合作是中美关系的主流。但是,当前中国经济总量已经超过美国的一半,而且根据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的预测,中国将在2020年至2030年期间超过美国,美国开始担心中国的崛起,不断出招压制中国。例如,美国加紧在亚太进行TPP谈判,唯独把中国挡在门外,其用意不言自明。种种迹象表明,美国正在把中国列为最大竞争对手,企图通过“亚洲再平衡”战略遏制中国。

当日本新右翼化遇上美国“亚洲再平衡”战略,以日美同盟为核心的新遏华力量旋即变得血脉喷张。在遏制中国问题上,日美有共同利益,一拍即合。日本通过对中国强硬、与中国进行对抗,在国内推动修宪强军,在国际上利用美国等国家的支持发展军事力量,实现国家正常化;在整体战略上谋求海洋强国和政治大国地位,以此削弱、压制中国,成就“领导亚洲梦”。美国在力不从心的情况下,希望利用日本搅浑亚洲局势,打压亚洲经济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同时,制造地区热点和矛盾,让中国与邻国进行军备竞赛、恶性竞争、互相消耗,破坏中国的发展,延缓、扼杀中国的崛起。因此,东海和南海危机表面上是一时的领土争端,实质上起因于日美谋求亚洲领导权的野心和对中国的战略遏制企图。

近来,日美同盟持续加码,围堵中国的意味更浓。日本成立了日本版的“国家安全委员会”,并全力寻求解禁集体自卫权、修改宪法,显示出了极强的军事化倾向和对华针对性。在外交上,进一步强化日美同盟;在亚太和欧洲极力宣扬中国威胁论,抹黑、丑化中国的形象,给中国制造麻烦;鼓吹、力促日美印澳四国联盟,拼凑反华“同盟军”;拉拢与中国有领土争端的菲律宾、越南等国,离间挑事;在日本认为具有战略价值的一切地方,不遗余力地与中国进行竞争,为将来的政治、军事发展进行战略布局。

安倍政权联美、强军、遏华的步伐在加快和升级。美国则迫不及待地将空军和海军最先进武器纷纷部署在日本和关岛等地,美国国防部长哈格尔等人在公开场合再三声明2020年前将60%的海军军舰部署到太平洋地区,将其本土以外60%的空军力量部署到亚太,庞大的美国战争机器向中国周边集结的大趋势十分明显。美国还加强《美日安保条约》,加码美日同盟;支持菲律宾、越南在南海问题上向中国发难,密切军事合作;频频与日本、菲律宾等国举行联合军演,协调外交立场。这明显表现出针对中国的意图。

新日美同盟的实质是以日美为核心、包括美国盟友和准盟友在内的遏华势力的集结,它以军事、外交、政治、价值观对抗为中心(将来还可能强化经贸等领域的竞争),以谋求和巩固日美在亚洲领导地位,保护美国在全球领导地位,是指向未来的全面而持久的对华战略遏制思维与实践。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