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善于顺势应变的党
国际社会认为,中国共产党的成功之道,在于拥有包容开放、能够化解外部冲击的柔韧性,在于拥有把学习与调整、传统与现代、国际与国内结合起来的顺势应变能力。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认为,中共“拥有卓越的适应变化和自我修正的能力”,现行的政党体制具有决策快、效率高、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土耳其前驻华大使埃森利认为,西方媒体戴着有色眼镜,将中国描绘成臆想中的“他”者,这是西方式的傲慢与偏见;中国共产党领导制定和实施了开放政策,中国发展模式并不是一个墨守成规的模式。一些学者认为中共具有强大的学习、适应能力,能够与时代同步。英国学者马丁·雅克认为,当苏共日益变得麻木而僵化时,中国共产党却表现出极大的创造力和灵活性,完成了从革命组织向执政党的转变。中共具有更多的合法性,这种合法性来自于历史的选择、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成功的经济发展。德国学者海贝勒认为,中国共产党的适应能力包括五大元素:即为公民接受的合法性、调解和控制社会的能力、资源汲取能力、与新兴社会力量协商的能力、学习能力。美国学者斯塔尔认为,中国共产党的学习除了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之外,还培养了自己的党员干部善于团结大多数群众的能力,并塑造了为人民服务的优秀品德和坚忍不拔的毅力。玻利维亚驻华大使罗德里格斯表示,中国共产党所进行的每次改革都具有深刻的时代特征,它的执政能力将各种力量引导到共同的道路上,很少有执政党像中国共产党这样具有长远的战略眼光,将每一步和下一步连接起来,成功地连续实施经济社会发展五年规划。美国纽约大学教授帕斯奎诺认为,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强大并善于学习、调整与吸纳的执政党,力求包容中国不同社会阶层和社会群体的利益。阿富汗前驻华大使苏尔坦认为,中国共产党把古老的传统文化精髓应用和保护起来,具有强烈的主权意识和炽热的爱国情怀,这是中国人民能够团结、包容和融合在一起的关键所在;中国共产党在制定政策时,注意把国内外形势结合在一起。巴基斯坦驻华大使马苏德认为,中共把中国的传统价值体系与现代社会相结合,创造了经济增长与发展的新模式。传统价值中的“中庸之道”为社会、经济与政体注入了平衡与和谐。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