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贫富差距为何越来越大

全球贫富差距为何越来越大

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贫富差距不断扩大成为一种全球性趋势,特别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后,贫富差距扩大更加明显,由此也引发社会治安状况明显下降,社会管理成本陡然上升,有的国家和地区甚至出现剧烈的社会动荡和局部战争,成为世界和平稳定的严峻风险隐患。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全球性贫富差距越来越严重呢?

回顾19世纪以来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出,有一些因素是造成社会贫富差距扩大的重要推手。

利益驱动和市场决定的发展模式

在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上,新兴资产阶级冲破封建贵族等级制度的束缚,主张市场竞争,充分发挥利益驱动和市场决定的资本主义制度,这确实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激发人们的生产经营和发明创造的积极性,推动生产力快速发展和社会财富的快速增加。

但是,完全的利益驱动和市场决定,必然造成越来越严重的贫富差距和社会地位分化,并推动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甚至为追逐更多的权和利而不惜违反社会道德与法律规范,你死我活的市场竞争和激烈的明争暗斗,甚至进一步促成武装斗争乃至战争。资本主义发展以来,越来越严重的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乃至两次世界大战与“大萧条”的爆发,充分说明纯粹的利益驱动和市场决定,在刺激物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会破坏精神文明,甚至引发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灭顶之灾。

经过两次世界大战之后,包括欧洲和美国在内的最坚定的资本主义世界,也学习借鉴了社会主义的一些先进成果,这大大缩小了贫富差距,缓解了社会矛盾,维护了社会稳定。

与资本主义国家发展轨迹不同的是,曾经饱受强国欺凌和侵略的落后国家,如苏联和中国等,都是依靠高度集中全社会的资源和财富,团结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形成整个社会最强大的整体合力(战时共产主义),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推翻了强敌的压迫和强国的欺凌,建立了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创造了以弱胜强的奇迹并极大地激发了广大人民的爱国热情和劳动积极性,一度推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

但进入和平时期后,人类追逐个人利益的本性逐渐显现,个别利益与公共利益不断分化,高度公有、高度计划、平均分配的社会制度越来越脱离社会一般人的思想水平,结果造成少劳动、多消耗、抢占公有资源谋取个人利益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并造成经济发展快速回落、社会矛盾明显加剧。

而此时西方资本主义阵营经济发展、生活富裕、民主法治所出现的良好态势更加大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压力。

为抑制这种状况的发展,苏联和中国社会主义的缔造者、领导者,很难对这种取得巨大成功的社会制度与发展模式进行挑战和修正,自然的选择只能是反对和极力消除人们对自我利益的追求,更加倡导“大公无私”、“毫不利己、专门为人”的共产主义思想。

结果由于违反社会现实和经济规律,造成经济发展更加乏力、社会矛盾更加尖锐,甚至使经济濒临崩溃、社会面临破裂的严峻局面。

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处于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大阵营之间的拉美、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开始向西方倾斜,推动改革开放,吸引发达国家的资本和技术设备,推动经济发展,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这进一步激化了社会主义国家的矛盾与思想斗争。

在政权缔造者纷纷离世之后,社会主义国家也纷纷推动改革开放,特别是中国以及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开放。进入1991年之后,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冷战结束,世界格局发生根本性变化。

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开放,尽管路径、方式和程度等各有不同,但根本上就是推崇利益驱动,削弱公有、增强私有,削弱计划经济、加强市场经济,将集体劳动转变为自己劳动,大大刺激了劳动者的积极性。再通过以优惠政策招商引资,引进资本、技术和设备,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发展和体制改革。但这也使得利益驱动和市场决定机制在世界范围内的作用比二战之后大大增强,使得社会主义国家曾经的收入分配均等化体制被彻底打破,社会财富急速分化,贫富差距快速拉大。

在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开放过程中,西方发达国家大量转移资本和普通加工业,不仅在新的市场激活了其利益驱动和市场决定机制,而且面对劳动力价格和实际税费水平很低的发展中国家的竞争,发达国家劳动力价格的上升也被有效抑制,税费(所得税、遗产税等)水平不断降低。这使得西方国家的二次分配力度减弱,对贫富差距的抑制力减弱。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