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官员的公德

何谓官员的公德

湖南长沙市望城区鉴于当地不少基层干部为官不为、敷衍了事,“因为怕打破碗,就干脆不洗碗”,别出心裁地搞了个“狮子型”干部评选,以期激发各类干部的工作积极主动性。

在他们那里,有脱颖而出、受到表彰的“狮子型”干部,也有需要改弦更张、奋起直追的“鸵鸟型”干部、“孔雀型”干部、“病猫型”干部。组织上给干部贴标签虽宜乎慎重,但从效果来看,那里的干部工作积极主动性是被极大地激发了,所以这样的细节似乎也可以忽略不计,评选活动或亦可继续进行下去。但无论如何,“洗碗”是个很好的比喻,它使人易于想到官员的公德问题。

如今,人们关注得较多的是官员的私德。其实,官员的私德历来受关注,区别在于从前更多的是从正面入手,比如“修身齐家”,比如“清、勤、慎”;现在则似乎多见于反面描述,比如“道德败坏”、“严重道德败坏”,还有“生活腐化”、“生活糜烂”之说,真使人眼花缭乱,不下一番功夫很难知道它们之间的差别。至于官员公德的讨论,则似乎并不常见,仿佛不言自明,事实却可能是不知官员公德为何物。有人说,中国人的道德具有现代性、道德而有公德私德之分自梁任公始,但这也不过是百年前的事。

如果做简单化理解,那么公德就是在公共领域中的道德,私德就是在私人生活领域中的道德。你在家里随地吐痰,自然与公德没什么相干,若在公共场所也这么干,人们就要说你素质差、不讲公德,你甚至有可能被罚款或被要求擦拭干净。不过,有的人在家中可能很讲卫生,只是在公共场合表现不佳,这就可见公德与私德并不正相关甚至不相关。而在官员身上,公德与私德又常常难以截然分开,比如官员与女性甚至多名女性发生或保持不正当性关系,就不仅涉及私德,也很可能关乎公德。这种复杂的关联,使人们有理由对官员的私德保持足够的重视。

官员也是人群的一分子,因此,即使贵为高官大吏,也不能不遵守一般性公德。总不能说当了官,就有了公共场所可以大声喧哗或随地吐痰的特权。当然,此种意义上的公德表现,一些官员实不如一般民众也不鲜见。作家冯骥才在一篇文章中说:“公德的根本是重视他人的存在。”官员与一般民众毕竟不同,他们手握公权力,他们的行为举止关乎公共利益,所以,在一般性公德要求之外,官员还应遵守基于公职的公德,也就是要治事,这是在公德上官员区别于其他群体的重要标识。可以说,治事是官员的核心公德,尸位素餐是官员丧失公德的最严重表现。若不治事,岂不是无视民众的存在?

放眼望去,只知吃饭、“不洗碗”的官员何止望城区才有?对于群众反映的问题,能推就推、能躲就躲的官员,又岂止是基层才有?报道说望城对为官不为的干部“敢于亮剑”,治理力度可见一斑。然而,如果对种种私德不堪的官员可以夺其职务,对那些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官员为什么还要说“敢于亮剑”,甚至连“亮剑”也不敢呢?失德自然不构成罪名,但官员无论失公德、失私德,继续委以公职均非所宜。一些官员“道德败坏”或“严重道德败坏”,而更多“混日子”的官员却安之若素,此之谓私德公德两失。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张少华最后修改:
0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