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夯实核心价值观的牢固根基
1、思想政治教育批判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习近平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这就明确了传统文化对于培育核心价值观的根本作用和基础地位。核心价值观固然需要紧跟时代,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但核心价值观之树还必须扎根于传统文化沃土。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是核心价值观的深厚源泉。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必须建立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批判继承的基础之上。
传统文化所涵涉的丰富教育资源及其文化“化人”功效,使其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文化语境。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发掘传统文化资源,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将其纳入教育体系,使思想政治教育扎根于中华民族几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土壤。众多学者辩证分析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糟粕,使其为思想政治教育服务。对传统文化辩证鉴别、合理扬弃,为在培育核心价值观过程中科学开掘好、利用好传统文化奠定了基础。它有助于结合“三个倡导”的基本内容,讲清楚传统文化的渊源、脉络和走向,弄明白传统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和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有助于汲取传统文化的精华,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有助于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
2、思想政治教育发挥优秀传统文化活动载体功能,营造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氛围。利用传统文化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价值判断,成为培育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一方面,在国民教育中开设传统文化课程,选取《论语》、《道德经》等经典读物,推进学校传统文化教育,滋养人们的心灵;另一方面,利用传统节日举办民俗活动,春节的祝福美好、清明节的缅怀先人、端午节的身心家国、中秋节的合家团圆、重阳节的尊老敬老等,在节日活动中接受文化熏陶。近年来兴起的国学论坛、百家讲坛,一些地方举办的道德论坛、文化讲堂等,都是弘扬传统文化的好形式,运用传统文化将思想政治教育的触角伸向千家万户,用传统文化构建人民群众的道德美,铸造人民群众的行为美。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