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促进意识形态领域的各项建设
在重视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和研究的同时,还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对此,习近平同志也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应认真学习贯彻。
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对意识形态建设的指导和引领作用。马克思主义不仅是我们党的根本指导思想,同时也是我国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习近平同志指出,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他强调:“必须坚持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激发全社会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其中一项重要任务,便是大力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促使其广泛传播和渗透到意识形态的各个方面,指导和引领意识形态领域的各项建设。目前我们正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而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基础。在理论宣传中,应着力讲清楚二者的内在联系,引导人们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真正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和引领作用,必须使它为广大社会成员所理解和接受,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习近平同志指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用简单质朴的语言讲清楚、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说明白,使之更好地为广大党员和人民大众所理解、所接受。”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的方式和手段,在广泛性和实效性上下功夫,不断增强感召力和亲和力。应组织编写适合不同对象的马克思主义通俗理论读物,开展生动活泼的理论宣讲活动;广泛利用文学艺术的各种形式,借助图书、报刊、广播、电视、电影、展览、展示等多种媒体和手段,特别是利用互联网等新兴媒体,使理论宣传更好地融入日常生活和活动中,真正做到“润物细无声”。
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走出去”。习近平同志指出:“在全面对外开放的条件下做宣传思想工作,一项重要任务是引导人们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同时,他还强调要精心做好对外宣传工作,创新对外宣传方式,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其中就包括积极开展思想理论领域的对外交流。“中国理论”与“中国道路”紧密相联,要了解“中国道路”,就必须了解“中国理论”。为此,应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走出去”,促进外部世界对“中国理论”的认识和了解,增强“中国理论”在世界思想理论领域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作者为中共中央编译局局长)
《 人民日报 》( 2014年07月17日 07 版)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