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践行群众路线 创新社会治理模式

深入践行群众路线 创新社会治理模式

这些天,一个好消息在斗西路203之6-10小区的居民中传递着——小区因被评为“自治管理示范小区”,获得思明区鹭江街道3万元“以奖代补”项目奖励。

一张手写的红色喜报就醒目地张贴在小区的入口处。小区自治小组组长林维满高兴地告诉记者,“这是对我们小区自治的一种鼓励,有了这笔钱,小区的下水道也可以请人来疏通,公共楼道墙壁也可以粉刷一下了,以后我们会更有干劲。”

思明区鹭江街道辖内的斗西路203之6-10小区是一个典型的老旧小区。曾经这里存在着乱丢垃圾、乱停车、污水横流等问题,但这个小区成立自治小组后,停车规范了,堵塞的化粪池修好了,监控探头装上了,设备设施坏了有人及时维修了。居民们都说,“现在的小区比以前好太多了,大家住起来更加舒心。”

看似小小的社区自治,却显示了强大的社会效应——它破解了长期困扰政府和居民的无物业小区管理难题。而这只是思明区鹭江街道在教育实践活动中,不断探索社会治理模式的一个侧面。

在群众路线和共同缔造理念的指引下,鹭江街道围绕无物业小区、老人服务、青少年服务、残疾人服务、农贸市场改造、旧城改造和提升等方面,积极探索和创新社会治理,辖区的社会治理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新政策

无物业小区自治可享“双重”补贴

在鹭江街道辖内,有120栋老旧楼房归属无物业小区。以前,它们如同蒙尘的“珍珠”散落在辖区里。不过现在,随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鹭江街道先行先试,以共同缔造理念为指引,让居民成为主体,实现了无物业小区的自治,一个个小区拂去了灰尘,重新恢复了光鲜亮丽的面貌,居民的满意度和幸福感逐步提升。

为了鼓励更多的无物业小区居民自己来当小区的“主人”,鹭江街道日前出台了《关于老旧无物业住宅小区推行业主自治管理的实施意见(试行)》。

根据这份实施意见,鹭江街道将在辖区的老旧无物业住宅小区推行业主自治管理。对于小区房屋共用部位、共用设备、公共设施的维修和更新,不仅可以享受思明区“以奖代补”方式的补贴,鹭江街道还将再给予一定的奖补。

这样,无物业小区安装、维护技防门,加固门窗,安装视频监控系统,设置物理隔离等,将可以享受到“双重”补贴。

值得一提的是,实施方案鼓励、引导老旧无物业住宅小区通过业主表决适当收取物业管理费。对于家庭收入属于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的家庭,鹭江街道表示,这部分家庭可以申请补助,街道办事处将给予80%的物业管理费补贴。

据悉,鹭江街道接下来还将开展老旧无物业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创先争优评比活动,每年评选出“十佳住宅小区”和“十佳自治小组”,并给予一定奖励。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