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扎实推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凝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强大力量
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是一个“知行合一”的长期过程,关键是要使群众立场、群众观点植根于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中,落实到解决问题、服务群众的实际行动上。对宣传思想文化战线来说,就是要恪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不断加强作风建设,更好地宣传群众、动员群众、服务群众,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提供强大思想保证、精神动力、舆论支持和文化条件。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不断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深刻回答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和国家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推进伟大事业、伟大工程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学习宣传贯彻好讲话精神,是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首要政治任务。要加大宣传阐释力度,帮助人们更加全面、更加准确、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把握讲话精神,进一步用讲话精神统一思想、凝聚力量。要以坚定理想信念为核心,广泛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不断增强人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要用科学的理论、生动的故事,透彻阐明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奋斗目标,既是中华民族的宏伟目标,也把每个人、每个家庭、各方面群众的愿望和利益结合起来了的深刻道理。
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激发人民群众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当前,全面深化改革进入了攻坚期和深水区,复杂程度、敏感程度、艰巨程度前所未有,迫切需要发挥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鼓舞干劲、凝聚共识、增强信心的重要作用。要准确把握改革发展稳定的平衡点,准确把握近期目标和长远发展的平衡点,准确把握改革发展的着力点,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的结合点,大力宣传人民群众的伟大奋斗和火热生活,宣传人民群众中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不断增强人们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精神力量。要关注群众诉求、利益、情绪的变动,加强宣传引导、做好思想工作,引导人们看清主流、看清本质、看清光明面,不断增强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对发展前景的信心。要抓好网上舆论工作这个重中之重,积极传播和放大社会正能量,构筑起服务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网上精神家园。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人民群众中形成崇德向善的良好风尚。我国是一个有着13亿多人口、56个民族的大国,要振奋起人们的精气神、增强全民族的精神纽带,必须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价值观共识的“最大公约数”。这是新形势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一项具有全局意义的重要任务。要抓好宣传教育,大力唱响“三个倡导”主旋律,使之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各方面宣传之中,创新拓展传播途径,强化扶正祛邪、扬善惩恶的舆论氛围。要注重接地气、贴民心,坚持用事实说话、坚持用典型来引导、坚持问题导向,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找准与百姓的共鸣点、日常生活的结合点,广泛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孝敬教育、诚信教育、勤劳节俭教育,推动人人参与、人人实践。要抓好结合融入,用文化传播和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之落地生根、枝繁叶茂,成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追求和实际行动。
大力推动文化发展繁荣,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既要让人民过上殷实富足的物质生活,又要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向基层倾斜、向农村倾斜、向普通百姓倾斜,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积极构建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以群众为对象的创作导向,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和服务,让文化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要本着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古为今用、推陈出新,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增强其对人民群众的影响力、感召力。
锐意推进改革创新,不断提高服务人民群众的能力和水平。文化引领时代风气之先,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时代在发展,事业在开拓,只有进一步拓宽思路、大胆创新,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才能更好地顺应人民期待、满足群众需求。要大力推进理念创新,勇于打破传统思维定式,在汲取群众智慧中探寻打开工作新局面的钥匙。要大力推进方法手段创新,加快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积极探索“虚功实做”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在办实事办好事中宣传引导群众。要坚持强基固本、强化基层,大力推进基层工作创新,改善工作条件、建好建强队伍,更好地联系群众、服务群众。
教育实践活动有期限,贯彻群众路线没有休止符,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宣传思想文化战线要巩固运用好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把中央要求、群众期盼、实际需要、新鲜经验结合起来,在抓常、抓细、抓长上下功夫,进一步健全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努力把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为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为“两个巩固”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