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独特优势
中国人民从国家的快速发展中,越来越看清了中国共产党执政成功的政治制度原因,看清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优势所在。甚至连有些外国人也逐渐认识到了这一点。中国人民不是依照西式民主,而是以社会主义民主的方式一次次认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并对各级政府及其公务员进行监督,使之为国家和人民服务。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能实现普遍真正的民主。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权力机关。就人民代表构成看,是广泛的,有各级领导干部,有知识分子,也有其他方面的普通劳动者。2010年人大代表选举法修改后,城乡按相同的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使来自农村的人大代表明显增多,来自不同方面的人大代表,能够从不同角度表达各个群体的诉求,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避免了两党制和多党制的政治恶斗,能使中国政治保持稳定性、连续性,也能高效做出重大决策。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在党的领导下,以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为内容,在全社会开展广泛协商,坚持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这必将进一步推进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更好地凝聚全社会的共识。
单一制国家结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制度,不仅能使少数民族群众享受各种自治权利,更能使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汶川地震后的重建工作中,这一优势得到了充分体现。中央可以要求经济状况较好的省份对口支援灾区县市,这在西方联邦制国家是无法想象的。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建立和不断完善,使13亿人民群众切身体会到当家作主的权利。近年来,浙江省在居委会和村委会民主选举的基础上,创造了居民和村民监督委员会制度,使基层干部受到有效的制约和监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建立健全居民、村民监督机制。这样的基层民主,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
中国共产党重视干部的选拔、培养、管理和监督,逐渐形成了一系列有效的制度。比如,选拔干部注重台阶、政绩和多岗位锻炼,这就能使干部有丰富的历练和经验。去年下半年,网上热传一个用动漫形式制作的视频《领导人是怎样炼成的》,讲习近平总书记从大队党支部书记到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历经40年,大的职务变动16次,工作过的地区人口多达1.5亿。这样的经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锤炼了治国理政的能力。而反观有些西方国家领导人,在大选前是老板、律师、教授,竞选资金充足,又能说会道,一下子就到了国家领导人的位置,之前连州长都没干过,其从政经验和能力可想而知。此外,中国共产党还注重干部选拔的推荐、考察及任前公示,保证群众公认落到实处;注重干部教育和培训,使干部能够跟上形势发展和任务变化;加大反腐败力度,加强对干部的监督制约,等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强调制度自信不是固步自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丰富和完善,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我们很多方面的体制机制还存在问题,需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加以解决。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已经做出全面深化改革部署,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改革措施的不断出台实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会日益完善,从而进一步保证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