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适应新常态 实现新跨越 (3)

浙江:适应新常态 实现新跨越 (3)

应该说,浙江的发展既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也处于增速换挡期、转型阵痛期和改革攻坚期,因此尤须正视发展中的新挑战、新难题、新任务、新要求。对于全国而言,7%以上的经济增长和3%以下的通胀率是底线。对于浙江而言,也应有自己的底线思维和目标。既要理性、客观认识经济增速的放缓,也要全面、辩证看待发展中遇到的难题,迈好创新驱动、转型发展这个“坎”。

为此,必须按照中央要求,准确把握改革发展稳定的平衡点,准确把握近期目标和长期发展的平衡点,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的结合点,加快深化改革开放,着力推动结构调整,妥善防范化解风险,不断改善民生工作,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尤其要深刻认识全球经济发展呈现出的产业融合化、经济低碳化、增长知识化、内外市场平衡化、发达国家再工业化等趋势,顺应“浙江模式”转型提升的内在规律,从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资本链整合提升的高度,着力推动发展方式转变——

在制度创新层面,要加快从需求性诱致型制度创新向供给性自觉型制度创新转变,由以地缘、血缘、亲缘为纽带的人格化交易方式为特征的初级市场经济向法制健全、统一市场、公平公正、国内外一体、非人格化交易的现代市场经济转型;在空间发展策略层面,要更加关注缩小城乡、区域差距,加快由非均衡发展向非均衡协同发展转变;在发展绩效评估层面,要更加关注经济发展质量,从关注GDP增速向全面评估GDP的构成和质量转变,并进一步完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评价指标体系。

以内生创新动力引领浙江发展新跨越

内生创新,即以市场为导向的,群众自发、内源性的创新创业活动和政府自觉、主动性的改革有机结合的创新活动。它非常符合经济现代化发展方向的要求,拥有更持久的增长动力。浙江实现新跨越,必须进一步提升和发挥内生创新动力,坚定不移地走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之路,着力打造科技进步贡献率高、研发投入占比高、创新人才集聚度高、高新技术产业比重高、新产品产值率高、对内对外开放度高的“创新浙江”,为“两美”浙江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继续释放改革红利,引领全国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以进一步深入实施四大国家战略举措和全面实施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配套改革及商事登记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上努力实现新突破,营造更公平的竞争环境、更公开的市场信息、更规范的市场秩序、更良好的社会信用、更完善的政府服务等,对接和融入世界主流经济形态。进一步破除行业分割问题和阻碍产业链协作的各种因素,推进产业集群、专业市场与电子商务、现代物流、会展经济等的联动协同发展,构建浙江现代经济、新兴产业发展新优势。进一步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继续推进扩权强县、扩权强镇、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等。

责任编辑:刘婧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