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道路是必然的选择(4)

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道路是必然的选择(4)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版,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毛泽东选集》,2版,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毛泽东选集》,2版,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22][23]郑功成:《当代社会保障发展的历史观与全球视野》,载《经济学动态》,2011(12)。

[5]贝奈戴托·克罗齐:《历史学的理论与实际》,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6]柯林武德:《历史的观念》,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7]郑功成:《论慈善事业的本质特征》,载《中国社会报》,1996-09-26。

[8]戴圣:《礼记》之礼运·大同,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3。

[9]《墨子》之兼爱,北京,中华书局,2010。

[10]《孟子》之梁惠王上、滕文公上,北京,中华书局,2009。

[11]《管子》,北京,中华书局,2009。

[12]戴圣:《礼记》之王制,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3。

[13]郑功成:《中国社会保障论》,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9。

[14]郑玄注:《周礼》之地官司徒·大司徒之职,北京,中华书局,1982。

[15][16]费孝通:《乡土中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17]郑功成:《关于我国历史上的灾情与救灾工作》,载《经济评论》,1992(5)。

[18]魏明孔:《唐初对自然灾害的认识及政府赈灾决策述论——读〈贞观政要〉札记》,载《学习与实践》,2007(2)。

[19]郭沫若:《甲申三百年祭》,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邓小平年谱(1975—1997)》,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21]金炳彻:《从机构福利到社区福利——对国外社会福利服务去机构化实践的考察》,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3(2)。

[24]杨宽:《西周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25]彼得·亚伯拉罕森:《论斯堪的纳维亚模式及对东亚的启示》,载《社会保障研究》,2010(1),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0。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