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公立医院改革的经验及探讨(3)

北京市公立医院改革的经验及探讨(3)

三、深化公立医院改革的对策建议

(一)分级分步实施,全面推进医药分开改革。

在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分步实施医药分开改革。药品实行进价销售(中药饮片除外),从制度上切断“以药补医”利益链条,规范诊疗行为,杜绝无序用药、过度用药、滥用药等现象,让百姓看病更安全。在取消药品加成的医院,同步取消挂号费、诊疗费,实施医事服务费。按照“总量平移、结构调整”的原则,建立分级分层的医事服务费价格体系,合理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引导患者分级就诊、有序就医。医事服务费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实行医保分级定额报销,并纳入起付线,累计待遇。让患者在基层看病比在大医院看病更便宜,引导常见病、慢性病患者到基层就医,合理分流大医院的就诊人群,缓解大医院挂号难、住院难问题。

(二)理清权责,完善管办分开改革。

进一步理清卫生行政部门“管行业”与医院管理局“办医院”职责。由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医管局组织开展调研和论证,针对市属公立医院反映的问题,进一步细化部门职责,梳理业务流程,明确工作分工。既要做到管办分开,避免交叉重复,又要做到上下联动,无缝对接。同时,进一步梳理和明确医管局代表政府出资人履行的“办医院”职责和加强医院自我管理的关系。通过加强外部监督、完善问责机制、法人治理机制和绩效考核体系等措施,激发医院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竞争力和运行效率。

(三)理顺决策、执行、监督的制度安排,深化法人治理结构改革。

决策层面,合理规划理事会成员构成,科学分配内部理事和外部理事比例,规范理事职责权限,确保决策通道通畅。执行层面,加强院长职业化、专业化建设,扩大公开竞聘的范围,储备优秀的专业化管理人才;保证院长遵守医院基本制度及理事会所做重大决策,独立主持医院运营管理工作;落实院长目标责任制及年薪制,将院长收入与医院绩效考核结果相联系,发挥院长工作积极性。监督层面,建立医院信息公开制度,确立信息公开范围及方式方法,保障社会公众知情权和监督权。另外,建立市属医院编制控制数备案制和工资总额动态调整机制,给予医院充分的内部用人自主权。推广完善试点医院岗位管理经验,按需设岗,按岗定薪,岗变薪变。全面推行合同管理,积极推进医师多点执业,探索建立灵活的用人制度。在此基础上,坚持公益性为核心不动摇,调整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将考核运用到员工等级评定、工资收入等医院运营管理工作中。

(四)细化指标,全面推进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

进一步细化总额预付管理指标、工作流程、医疗质量评价、指标动态调控、年终考核清算等制度和办法,提高总额预付管理的科学性、公正性和透明度,做到规则明确、程序公开、过程透明。门诊指标向一级以下医疗机构倾斜,适当控制大医院门诊不合理增量。在总结前阶段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对疾病编码分组、病案首页填写、医保结算流程、基金支付标准、监督考核体系等重点环节和内容进行完善和优化,逐步增加病种组数。探索住院实行DRGs、门诊实行总额预付管理的医保支付方式综合改革。用门诊和住院次均费用、人次人头比、拒付比例、服务量、药占比、病案上传率及质量、群众满意度等指标作为对医疗服务质量进行评价,切实提升患者就医满意度。

(五)加快出台相关政策,统筹推进九大领域改革。

下一步公立医院改革应重点在以下九个方面进行综合改革:一是建立符合首都特点的医疗服务体系;二是加快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三是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的全民医保支付体系;四是加快医疗服务定价方式和价格管理改革;五是加快医药耗材流通领域改革;六是加快人事制度和科研体制改革;七是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八是实现医疗信息共享互通;九是加强健康促进工作。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