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根据皖江城市带不均衡发展的现实,采取不同的产业转型升级道路。皖江城市带中合肥、芜湖、马鞍山和铜陵等4市第一产业占比已经很低,而池州、安庆、宣城、滁州等4市第一产业占比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因此,它们仍然面临很重的产业结构调整任务,需要通过积极承接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来调整农业比重过大的局面。对走在皖江城市带前列的合肥、芜湖、马鞍山和铜陵等4市而言,加快产业结构由二三一格局向三二一格局转变,对于提升自身竞争力非常关键。而沿着价值链攀升,从单纯的制造企业向高端服务提供者转变,是实现这一调整的重要基础。
第三,以合肥和芜湖为龙头,打造皖江城市带经济升级版。皖江城市带特色优势产业为区内产业转型升级奠定了坚实基础。皖江城市带一直是安徽省经济发展的领头羊,在新能源汽车、白色家电、光伏、碳纤维、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具有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拥有奇瑞、江淮、安凯等3家新能源汽车自主品牌,合肥京东方、鑫昊等离子等新型平板显示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企业,三安光电、华东光电等著名LED光电企业,荣事达、美的、美菱、格力等著名家电企业。同时,皖江城市带合肥、芜湖两市又位于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内,科研机构、知名高校众多,具有较强的研发力量。两个中心城市应发挥牵引皖江城市带实施自主创新战略、推动产业沿着价值链攀升的作用。
第四,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助推皖江城市带产业转型升级。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是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及转型升级的重要基础性条件,同时,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本身就属于皖江城市带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皖江城市带应该大力推动物流服务、金融服务、信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以助推整个区域的产业转型升级。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