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中国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教授,中国区域科学协会会长杨开忠:
未来京津冀地区的人口和经济格局将发生重大的变化。过去的人口和经济的重心都是在中部的平原地带,在未来5-7年,京津冀地区的人口和经济重心将转向沿海地区,天津将会替代北京,成为区域甚至整个中国北方的最大的经济中心。我预计,到2020年,天津的GDP将超过北京。 另外,河北沧州将会成为河北地区继石家庄、唐山之后最为重要的区域中心城市,而且到2020年左右,我相信沧州很有可能成为国家新思路经济带中部通道的一个重要桥头堡。
天津东丽:吸引京冀科技要素
●天津市东丽区委常委、副区长白凤祥:
天津在国家战略当中迎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在最近的功能定位上,天津被确定为北方的经济中心、先进的制造中心,同时也定位为国际的港口和航宇中心。应该说金融机构的总部在北京,但是作为运营中心,天津正在积极争取这样的定位。天津和北京、河北省签署了很多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和备忘录。 东丽区位于天津市区和滨海新区之间,区位优势很好,交通很便捷,滨海国际机场坐落在东丽区,从京津高速东丽湖出口到北京的台湖出口大约是105公里。这样的优势使得东丽区在产业发展方面迎来了很好的机遇,比如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最近在东丽建了一个北方的审查中心,国家电网在东丽区建了客户服务中心,北大附中的分校、北大第一医院的分支机构、清华大学的科技园等都落户东丽区。最近天津市委市政府把这100多平方公里确定为科研机构集中发展的区域,北京、河北的科技要素、创新资源都将会不断地汇集到东丽区,推动当地产业结构的升级发展。 北京延庆:延怀产业共同规划
●北京市延庆县委常委、副县长张远:
我们和东丽区正好相反,他们是经济大区,我们是经济小县,但是我们是生态大县。延庆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当中,算是做得比较早的。延庆和河北的赤城、怀来,在三四年前就建立了三县联席会议,去年还和怀来签订了全面合作的框架协议,今年7月份又和怀来县共同制定了全国首份的跨区域的产业发展规划,对葡萄和葡萄酒产区进行规划,三地发改委共同组织专家评审。表面上这是延怀河谷的葡萄产业规划,实际上还涉及交通、市政、环保等规划,总体规划也得到了各方的认同。 在京津冀的经济协同发展战略中,我们重新梳理后发现延庆有诸多优势。一是区域优势。延庆离北京的德胜门约70公里,延庆县城到怀来县城近70公里,到赤城是80公里,到张家口是130公里,是北京和河北北部地区的交通节点;延庆还和张家口一起申办2020年的冬奥会,高速公路、高铁都将修建,交通将得到很大改善。二是延庆具有资源优势,延庆是北京的生态屏障,全域1000多平方公里都是水源保护地,森林覆盖面积占到全境的60%,还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如八达岭等。延庆还是2019年世界园艺博览会的主办地,也将会对北京西部的园林生态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机遇。未来,延庆将成为京津冀休闲、旅游、会晤,高端休闲的重要的区域。
■ 公共资源 京津冀医疗合作正有序展开
●北京市卫生计生委主任方来英:
相对全国来讲,北京的卫生资源等都处在领先地位,因此有很多外地人来看病。2013年,北京这座2300万人口的城市,门诊次数达到2.19亿次,其中外地人员来京就医为3211.5万人次,主要来自河北、内蒙古,山东、山西。这其中河北占了25%,主要集中在北京周边的保定、廊坊、张家口,承德。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我们已经开展了大量的工作,比如北京朝阳医院和河北燕达医院的合作、医生资质的认可等。我们跟河北有关部门已经签署了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意见,也得到河北和天津方面的支持,比如有血液的合作协议和保障、共享和应急机制的协议。目前,儿童医院与河北方面的合作也将陆续会有一些协议。除了依托政府资金的支持,我们也非常欢迎社会资本的支持,助推京津冀医疗卫生合作。 未来,需要做好三项对接工作。一是规划对接,依据河北不同城市的特点,把北京的医疗资源引进、布局;二是政策对接,比如三地的检查结果能不能互认、三地的医生资质能不能互通,都需要化解和突破;三是合作操作模式,医生医疗的合作不是迁医院这么简单,北京地区资源确实多,但承担着很多重大活动的医护工作,更要为北京2300万的居民服务。河北、天津有很多比北京优秀的地方,反过来也可以考虑天津的医学怎么样支援北京,这是互动的,在互动中达成合作。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