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日寇侵略和全面抗战的历史给中国和世界和平发展以深刻启示
当前是一个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长期的相对和平环境,让部分人对“黯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感同身受。然而,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我们要牢记日寇侵略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深重苦难,从历史中寻觅真知和规律,珍惜历史遗留的宝贵财富,观古明今,鉴往知来,走好和平发展之路。
“好战必亡”是铁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纵观世界历史,依靠武力对外侵略扩张最终都是要失败的。这是历史规律。”从19世纪后半叶起,日本逐渐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发动和参加了一系列侵略战争,其中大多数是侵华战争。日本1874年进犯台湾,1894年挑起甲午战争并侵占台湾,1904年发动日俄战争侵犯中国东北领土和主权,1931年策动九一八事变并占领中国东北三省,1935年制造华北事变,1937年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把中国变为日本的殖民地,进而吞并亚洲、称霸世界”的野心在日本军国主义者胸中躁动,如同潘多拉魔盒被打开一样,放出了战争的魔鬼。然而,魔鬼不可能永远横行,好战必亡,侵略扩张必败。日本侵华的历史是这样,世界近代以来的大国崛起与更替的历史同样是这样。以武力开道的崛起,导演了一幕幕“大国政治的悲剧”,最终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和平发展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大方向。人类的实践具有普遍性,生存和发展是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主题,而和平是实现生存和发展的首要前提。尽管所处时代有所不同,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各异,但人类社会追求的共同主题可以概括为和平与发展。这就使形式上多姿多彩的各民族文明具有内在的共性。这种共性使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在相互交流、碰撞、激荡中融合,并发展为人类文明大道。这条大道代表了历史的潮流,体现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任何国家和民族的发展都必须以这条大道为载体,在吸纳人类社会和平发展过程中积淀的优秀文明成果精华基础上不断丰富自己,保持活力,才能不断增强自身的生命力。历史反复证明,任何国家和民族,不管它曾经多么强大,只要背离和平发展,搞武力征伐、侵略扩张,就是背离人类文明大道,与全人类为敌,最终会被人类文明的车轮所辗碎。
和平力量增长是保证和平发展的决定因素。世界发展大势是和平发展,但在战争和冲突的特定历史时期,决定世界能否转向和平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和平力量及其增长能否超越战争力量及其增长。当和平力量足够强大,就能以战止战,赢得和平;反之,人类社会就会在黑暗和曲折中徘徊斗争更长时间,直到和平力量反超战争力量。要促进和平力量的发展壮大,就必须坚持富国和强军的统一,并通过统一战线凝聚和平力量。富国和强军是强大国力的两大支柱,畸强畸弱谈不上强国。宋代和清代的中华帝国不可谓不富,但因军力羸弱,无法形成强大国力,也就不可能构建起保卫国家的强大和平力量。纵观中国近代史,帝国主义列强多以区区数万人的兵力就将庞大的中国踩在脚下,原因就在于和平力量没有觉醒,也没有团结起来。即便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大规模的甲午战争,也不过是“以北洋一隅之力,搏倭人全国之师”。而抗战之完全胜利,正在于和平力量大觉醒、大团结形成的伟力,正如毛泽东所言:“动员了全国的老百姓,就造成了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因此,要保证和平发展,就必须有强大的国家实力和民族凝聚力。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