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会的有关官员和专家认为,自“大衰退”以来,由于发达国家经济增长放缓,其对发展中国家进口产品的需求弹性降低,因此,以出口引领增长的战略所产生的发展效应正在失去动力。
为规避增长急剧减速的风险,有关人士建议,发展中国家不妨重新平衡其增长战略,降低向发达国家出口的依赖,加大内需和区域需求的作用。
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在拉动内需方面已经走在前列。专家认为,就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而言,中国应充分挖掘内需的增长潜力,以进一步增强抵御外部经济风险的冲击。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郑新立认为,未来我国应努力推进由投资和出口驱动型向内需特别是消费驱动型转变,可以从增加就业、税制改革、打破垄断、城乡一体化和扩大公共服务消费等方面入手,充分发挥内需特别是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图片说明:9月8日,嘉宾在第十八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上参观中国动车模型。)
摩根士丹利亚洲非执行主席史蒂芬·罗奇认为,中国应充分利用人口优势来拉动内需。“亚洲国家不能再依靠发达国家的外部需求来保证自身经济的持续发展。”他建议,亚洲国家应当将注意力转向本地区30多亿消费者的内部需求,只有内需增长才能有助抵御外部经济风险的冲击。
国务院参事夏斌认为,为保持经济稳健增长,中国应该采取更为积极的财政政策以拉动内需。譬如,通过税制改革加快结构调整、持续调高工资待遇刺激民间消费等。(完)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