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是杂志发表文章:权威解读混合所有制经济(3)

求是杂志发表文章:权威解读混合所有制经济(3)

三、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历史经验表明,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可以有两个方向、两种前途: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发展公有制控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可以巩固和加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成为基本经济制度的实现形式;以新自由主义为指导,混合所有制经济也可以成为资本主义经济控制、利用社会主义经济的形式,成为私有化的工具。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一定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一定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混合的途径不仅包括非公有资本进入到国有资本控制的行业和领域,也包括国有资本进入到民营资本和外国资本所控制的行业和领域。不能将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理解为国有经济“吃掉”私有经济,也不能与私有化相提并论,或者像某些人所说的“彻底的民营化”。

在国有企业改革中,发展混合所有制是一个重要途径。发展混合所有制与搞好国有企业,两者是有机统一的,只要在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过程中坚持国有资本的主导地位,就可以避免私有化。现阶段,在提供纯公共品的行业,包括城市道桥、地下管网、城市规划、城市美化、废弃物处理等存在着一大批国有企业。这类行业投入规模大,经济效益低,非公有制经济没有进入的动力。包括电力、交通、石油、天然气、供水、电信等在内的自然垄断行业属于国民经济的基础性行业,具有投资规模大、收益高、影响面广的特点,在国有资本占主导地位的条件下,通过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引入非公有资本参与投资和发展,有助于放大国有资本的功能、完善国有企业的管理和经营、实现国有资本的保值和增值,不能将之视为私有化。加工制造业、建筑业和服务业竞争激烈,通过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可以增强国有企业的自主决策水平,提高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

同时,也要看到,国企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各个企业也有自己的具体实际,决不能将混合所有制当成国企改革与发展的万能药方和唯一手段,不能陷入“一混就灵”的误区,不能为混合而混合。发展混合所有制要坚持在增量基础上混合,更好地集聚社会资本发展经济,以利于增强公有制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主导作用,绝不能搞国有经济大规模撤退、大规模减持,要坚决防止抛售优质国有资产。在对国有企业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时,要对国有资产进行科学评估,要坚持公开透明,特别重视解决违规进行资产评估、恶意串通低估评估值、把优质资产分离到副业、通过境外壳公司弱化监管等约束管理这一类问题,最大限度控制自由裁量空间,最大限度消除寻租空间,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要对各类非公有资本形式的资质和信用进行认真评估,坚决打击在吸收非公有资本入股时可能发生的暗箱操作和权钱交易的腐败行为。只要加强制度建设,提高改革的公开性和透明度,严格监督国企改革的进程,就能够打消人们对混合所有制经济改革可能导致的负面效果的担忧,为全面深化改革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作者:南开大学教授)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