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民资互补开拓东盟市场
数据显示,1995年至2012年期间,东盟内部成员间贸易往来率保持在24.5%左右,东盟约75%的贸易往来是与东盟地区以外国家进行的。分析人士认为,东盟国家自然资源丰富,水利、木材、橡胶、矿产都是近年来中资企业开发的重点,一些东盟国家公路、电力、港口等基础设施缺乏,而中国的资金、技术、装备和施工团队优势明显,这为中国企业进入这些领域打下了良好基础。
(图片说明:9月12日,第七届中国-东盟智库战略对话论坛暨首届中国-新加坡经济走廊智库峰会在广西南宁举行。)
泰国法政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阿颂诗里·帕尼沙恩表示,铁路等基础设施的投资巨大,而部分东盟国家在技术、运营、资金方面往往难以支撑一些巨大的工程,需要中国给予大力支持。
广西社科院东南亚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云倩认为,在打造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的过程中存在大量的投资机会,中国应当明晰投资目的,制定适合国情及企业实际的对外投资战略,以及重点投资的国家和地区。
部分专家建议,中国政府可构建起以国有大型企业投资相关基础设施项目为主导,带动国内中小企业投资农业、商贸、服务业等产业的模式,并培育强调社会责任的投资环境。
马来西亚前驻WTO大使苏普若玛尼表示,服务业、IT业、旅游业等领域敏感性低、法规壁垒少。在这些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双方中小企业的联合力量,开展更多项目合作和交流。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