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必须把握的三个关键点
批评和自我批评是系统总结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中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作为我们党的优良作风,批评和自我批评有着丰富的内容,包括基本的原则、态度、方法、形式等。中华文化有“吾日三省吾身”的优良传统,中国共产党人更要时刻自我反省,经常自我批评,虚心接受批评,不断提高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在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过程中,我们要牢牢把握以下几个关键点。
把握根本目的。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目的是巩固党组织的团结统一,提高党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党内发生的矛盾,工作中出现的缺点和错误,一般说来,都是思想认识上的问题;对于思想认识上的问题,只能采用民主的方法,批评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去解决,不能用强制压服的方法去解决。几十年来,中国共产党坚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不断揭露党内出现的各种错误倾向和不正之风,保持和发扬优良的传统和作风,巩固和发展了党的团结和统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握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根本目的,最要紧的就是坚持团结—批评—团结的方式。我们开展批评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帮助同志祛病强身,增强党内团结,因此批评一定要与人为善,既实事求是提出问题,严肃批评,又恰如其分,分析危害和原因,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问题的办法,达成新的团结。
把握基本方法。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必须尊重客观事实,掌握正确的方法。一是牢记实事求是。准确掌握情况是开展批评的前提条件。要把握实事求是的原则,不夸大事实、不缩小问题、不掩饰缺点,讲得恰如其分,令人心悦诚服,真正让人感受到批评和自我批评的真心诚意。二是坚持问题导向。解决问题是检验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根本标准。要紧盯工作中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紧盯解决“四风”中的焦点问题,以改进作风、改变状态、改造思想为着力点,扎实开展好批评和自我批评,通过解决问题来切实推动事业发展。三是注重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严己恕人是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操,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道德准则之一。因此,必须把握好分寸,讲究好方法,做到严己恕人。自我批评要对照先进性的标准,对照改进作风的要求,认真检查自己的所思所言所行,及时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批评别人要出以公心,与人为善,从团结共事的原则基点出发,从求同存异的理性思考入手,以宽容谦和的批评赢得别人的尊重,帮助别人认识错误,欢迎别人改正错误。
把握尺度界限。开展积极的而不是消极的、认真的而不是敷衍的、真诚的而不是虚伪的批评和自我批评,目的是帮助那些“为私心所扰、为人情所困、为关系所累、为利益所惑”的同志,明辨是非,放下包袱,通过刮骨疗毒达到祛病强身的目的。同时,要注意划清两大界限。一是要划清与庸俗腐朽的好人主义的界限。防止在原则性问题上走中庸路线,取消思想斗争,搞无原则的和平共处,使得批评和自我批评流于形式。二是要划清与上纲上线的极左做法的界限。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不是重搞左的一套,不能混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搞无情打击,人身攻击。在党内生活中,无论是批评还是自我批评,都应着重于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的大局,联系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开展同志式的批评和自我批评,既要红红脸,出出汗,又要不伤心,不伤情。特别需要明确的是,批评和自我批评目的之一是为了与消极腐败现象作斗争,但不是用来与腐败分子作斗争的武器。对腐败分子,既不能试图采取党内批评的办法避重就轻解决问题,也不能允许其通过自我批评蒙混过关,而是必须绳之以党纪国法,绝不宽宥。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