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正确认识当前我国的舆论系统和舆论调控
当前我国的舆论环境纷乱复杂,舆论安全面临严峻挑战。同时也要看到,我国社会舆论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即不同类型的舆论,在根本利益诉求上是高度一致的,这是我们抓好舆论调控工作的坚实基础和重要条件。
首先看国家舆论。当代中国的国家舆论,是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为指导,以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目的,以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社会全面发展为现实追求的舆论。一切体现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体现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体现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舆论,都是国家舆论的内容;反之,都是国家舆论需要引导、调节的对象。当代中国国家舆论的实质,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舆论领域的体现,或者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舆论形态。我们常说的“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就是要用国家舆论引导人,就是要引导人们真心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依据和标准,对相关事物做出顺应时代潮流、切合人民利益的价值判断,形成有利于社会健康发展的舆论。
再看政党舆论。在我国,实行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共同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这决定了在中国社会,政党舆论与国家舆论具有高度一致的价值追求,二者在本质上是和谐统一的。中国共产党作为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执掌社会公共权力,除了人民的利益没有任何私利,因此其政党利益与国家利益完全一致,其政党舆论与国家舆论高度重合,二者的差异仅在于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工人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其对自己的党员需要提出不同于普通社会成员的更高的价值追求。
最后再看看新闻舆论和公众舆论。我国的新闻事业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是党的新闻工作的根本原则,这就决定了我国的新闻舆论与国家舆论在本质上必然是目标一致、和谐统一的。广大人民群众是我们国家的主人,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与国家的利益完全一致,这同样决定了中国社会的公众舆论与国家舆论在本质上是和谐统一的。
既然这样,我们为什么还需要进行舆论调控?除了一般性、共同性原因以外,主要是为了应对我国舆论安全面临的严峻挑战。首先,我们面临严峻的意识形态斗争。对于意识形态领域特别是舆论领域出现的噪音、杂音,如果不加以引导,就会搞乱人们的思想,影响大局的稳定。其次,我们面临大量的人民内部矛盾。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内部各种具体利益矛盾难以避免。我们支持广大人民群众有序表达自己的意愿和心声,但是对于公众舆论中那些偏激、狭隘、非理性的情绪化宣泄,如果不加以引导,就会影响社会和谐稳定,损害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第三,我们面临深刻的传播科技变革。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引发了传播技术革命,重组了媒体生态格局。这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各类舆论的传播变得更加便利,操作成本更低,影响范围更广;另一方面,舆论传播也暴露出无序、盲目、非理性、不负责任等缺点。如果对此不加以引导,传播科技变革带来的机遇就会演变成一场灾难。
舆论调控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增强国家的凝聚力和民众的向心力。我们进行舆论调控,就是要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大力传播国家舆论,有序疏导各类舆论,提高国家舆论在舆论大合唱中的“领唱能力”,以“主流”引领“支流”,以“主流”遏制“逆流”。要通过舆论引导,让整个社会的意见表达紧跟社会主流意识,把各类舆论引导到理性和建设性的轨道上来,使整个舆论系统处于动态平衡状态。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