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主动力
以改革为民生福利加速
今年9月1日,龙华新区的家长们收到了一个令人振奋的喜讯——4所新校和2所改扩建学校如期开学,新增公办学位11500个,新增学位数量达到2012年的5倍。
这一组数字,对于诞生不过三载的龙华新区,意味着“上学难”的进一步缓解、民生福利的重大突破。
这一突破的实现,得力于一项正在推进的改革——政府投资项目审批“零时限”(简称“零时限”)。与“零审批”不同,“零时限”是在坚持依法行政与遵循工程建设规律、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以“保开工、优监管”为核心,尽可能减少事前审批,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推动政府职能转变,行政审批大提速。正是得益于“零时限”改革,新区多所学校建设提速,如期开学,及时地缓解了片区的学位紧张。
以龙华新区区情实际论,教育实践活动中面对沉甸甸的民生账单,依靠传统的发展思路和建设速度,显然力有未逮。
作为深圳新一轮改革的产物,龙华新区肩负着建设“两区一城”的重要历史使命,从深圳到龙华,改革精神堪称一以贯之。改革深化的根本路线,改革成败的生命线,仍然是群众路线。“必须将改革与群众路线相结合,突出问题导向、突出开门改革,从最紧迫的事项改起,从群众最期盼的领域改起”,姜建军表示。
以改革破题,龙华将改革和群众路线相结合,探索出一批来源于基层,服务于群众,特色鲜明、重点突出的改革群众项目。如创新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运营市场化模式改革,龙华新区与宝能科技园共同出资,由企业高标准代建园区周边多条步道,不仅消除周边安全隐患,也提升了园区形象,实现企业、政府与社会多赢。
在今年龙华新区全面深化改革方案中,“服务群众”成为龙华新区改革的主要着力点,如健全“群防群治、齐抓共管”的公共安全保障体系;探索快速城市化社区治理新模式;打造社会组织培育发展新样本等等。其中,龙华新区“猫眼大围合”视频工程、“群防群治”防地陷等改革已初步破题。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