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如何形成具有长效机制的成果?对这个问题,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用建立“干群互联网络”做了创新性的回答。
这套干群互联网络,从2013年1月运行以来,在转变干部作风,密切党群关系方面已经发挥了明显的功效。在2013年和2014年上半年临沂市群众满意度测评中,该县干部作风一项连续三次获得全市第一名;社会治安案件发案率同比下降8.2%,群众上访总量同比下降23.6%。“沂水经验”引起人们关注。
一
“干群互联”的要求缘何而起?沂水县委在群众路线教育中发现,群众路线贯彻不到位的许多问题,都和一个现象相关,即干部和群众“直接联系”很少,即使联系,也主要是贫困户、病残户,老年人等,而且大多是机关联系村委、县镇干部联系村干部,机关干部和老百姓之间总是隔着一层。
为了突破“直接联系”这一关,县委县政府决定,全县10180名干部,每人直接联系30户左右的群众,全县33.7万户、百万群众都有干部直接联系,做到干部、群众两个“全覆盖”。
同时,对“直接联系”提出了具体要求。每名干部要做到“五个一”:拉一次家常呱,吃一顿农家饭,住一宿农家房,听一条群众意见,提一条工作建议。要遵守“五个一律”:一律不准在乡镇、联系村就餐;一律不准多辆公车同时进村;一律不准层层陪同、迎来送往;一律不准收受土特产、礼品;一律不准指手划脚瞎指挥、乱表态。总之,通过两个“全覆盖”的干群互联,要做到为民服务公开化,沟通交流经常化,群众冷暖明细化,解困释疑亲情化,联系群众网格化。
二
实现两个“全覆盖”的干群互联有一个难题,因为涉及面非常广泛,检查很困难,但如果落实不到位,就会流于空话。沂水县突破这个难题的办法,就是把制度方法创新与现代科技手段相结合,建立了一个专门的“干群互联”政务局域网,对干群联系实行网格化管理。分干部网格、村级网格、社区网格、乡镇网格、县总网格五级,每级网格设立网格组长,分层级负责管理。干部与自己联系的群众除一年至少见面两次以外,平时通过电话、短信等形式保持经常联系。为了充分发挥干群互联网的作用,还召开电视直播的现场交流会,当场抽查干部联系群众的具体情况。被随意抽中的干部,要在现场立即回答执行此项制度中的有关问题。干部回答后,还要随意抽出他联系的农户进行核对。场面既认真紧张,又热烈活泼。由于干群互联网络以这种公开、直接、互动的形式同群众见面,不仅保证了信息的真实性,而且很快形成了很大的社会影响。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