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水“干群互联网络”实践活动(2)

沂水“干群互联网络”实践活动(2)

沂水干群互联网络,从互联网的角度看,它是覆盖一定区域的社区网络;从党政机关的角度看,它是一种工作制度和工作方法;从社会角度看,它又是干部和群众之间密切联系的纽带。这三者的融合,使干群互联网络成为真实信息的记录平台,全面覆盖的检查平台,上下左右的互通平台,协调沟通的办事平台,在建立不到两年的时间内,其功能已经远远超出原来设想的干群“直接联系”的范畴。

首先,沂水县依托这个网络形成了以县域为范围的群众工作循环体系。对群众的诉求问题从搜集、研判、解决、反馈,到再搜集、再研判、再解决、再反馈,形成动态循环格局。每名干部和联系户形成了小循环,一万名干部的小循环汇集形成全县的大循环。依托网格运作,联系干部个人不能解决的群众诉求,可以分层逐级上报研判解决;所有群众诉求问题,已解决的由干部向群众反馈,受政策限制或目前条件无法解决的,由干部向群众做好解释。近两年时间,全县共收集到的60067条群众诉求,有效解决了97%以上,基本上解决了群众诉求没有回应的问题。这个循环的实质就是我党“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优良传统,只是在新形势下,沂水通过互联网络的方式,把它变得更有可操作性了。

第二,依托干群互联网络形成了全覆盖的检查机制,保证各项工作做得更实。根据“可抽查”的要求,网络建立了大数据信息督查系统,把所有干部群众信息和群众诉求问题及解决情况录入电脑,编码管理。依托这一督查系统,在全县不间断地开展集中抽查、分区域分专业抽查和日常随机抽查,让群众评判干部联系效果和解决群众诉求需求情况。去年以来已随机抽查干部6000余人次。采用电视现场直播的方式集中大规模抽查10次,被抽查的干部在全县群众面前公开亮相,并听取群众的评判。对抽查发现的联系工作弄虚作假的、解决群众诉求不及时不到位没有及时上报的,是县里管理的干部就地进行处理,是省市垂直管理的干部报上级部门处理。有了这样一个干群互联网络,也有利于省市和中央了解全县的工作情况和干部情况。

第三,以干群互联网络为依托,建立了群众直接评议干部的新机制。考核干部时,要认真听取联系户的意见,将其作为干部评先树优、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2013年对新提拔的87名干部进行了联户群众评议,真正形成了“既要过组织关,也要过群众关”的鲜明导向。重视群众评判,有利于干部摆正自己和群众的关系,调动干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第四,通过干群互联网络的运行,干群关系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群众对干部的满意度逐步提升,许多干部和联系户成了朋友,不仅有公事找干部,而且自己的私事,儿女结婚、孩子上学,也都找干部商量。干部也觉得和群众的交往是自己学习和锻炼的好机会。

在谈到沂水建立干群互联网络工作时,县委书记刘贤军说,做工作就要讲实效,讲长效,就要通过党的优良传统和现代科技手段相结合,实现新形势下工作制度和工作方法的创新。现在有了一个好的开始,今后还要继续完善。同时,还要参照干群互联网的模式推进经济社会管理和行政服务方式的创新,在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作出的有益探索。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