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上提出: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强化互联网思维……这表明中国最高领导层已将互联网思维作为推动媒体融合发展的思维方法。
自百度创始人李彦宏提出“互联网思维”之后,这种脱胎于互联网行业的思维模式,正在渗透到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现在,不管是零售业还是金融业,甚至在汽车等传统制造业也能看到它的影子。如果说过去互联网思维更多地还是在互联网这个圈子里流行的话,那么现在它已经实实在在地开始影响到社会的主流意识了。巨大的渗透力使得人们不禁要追问:何为互联网思维?它为何有这般魔力?
互联网思维源于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的推动,以及附着在这些新技术形态上对便捷服务、用户体验、挖掘数据价值等生态服务要求。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安全公司360董事长周鸿祎在自述我的互联网方法论一书中,将互联网思维的框架概括为“用户至上、体验为王、免费模式、颠覆式创新”,其以用户为中心、注重用户体验乃互联网思维的核心思想。
在大数据时代,以用户为中心不仅成为可能,而且也不得不这样,因为在大数据时代消费者同时成为媒介信息和内容的生产者和传播者,“口碑”变得比广告更重要,“好评”变成了有价值的资产。
索尼公司前会长兼首席执行官出井伸之在解释索尼衰落的根本原因时,说了一段发人深省的话:“新一代基于互联网基因企业的核心能力在于利用新模式和新技术更加贴近消费者、深刻理解需求、高效分析信息并做出预判。”雷军的小米公司就是这样一个生来就具有互联网基因的企业。“小米手机的互联网开发和销售模式,除了更贴近用户需求,更关键的是,在保证品质的前提下,也更贴近用户的钱包。”有业内人士这样评价小米手机的商业模式。互联网思维让“小米”赢得了大量忠实的粉丝,这些粉丝不仅参与了小米手机的设计,而且为小米手机营造了良好的口碑。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