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养成抓落实的风气。抓落实是对干部作风和执行力的直接检验。“不抓实,再好的蓝图只能是一纸空文,再近的目标只能是镜花水月”。现在不抓落实、落实不力在一些地方和单位不同程度存在,已成一大“公害”。加强作风建设,要注重养成抓落实的风气。
大力倡导求真务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深入推进作风建设,必须突出求真务实,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察真情、说实话,出真招、办实事,下真功、求实效。江西省委鲜明地提出,不要做嘴皮子有功夫、实干无能力的干部;不要做一门心思想升官、不择手段谋位子的干部;不要做六根不净、不良欲望太重的干部;不要做干事都有个人目的,有利的事争着干、没利的事拖着干甚至不干的干部,指出这样的干部绝不能提拔,组织上也不会予以重用,在全省大力倡导实干立身的观念。
以红脸出汗态度促落实。抓落实是检验干部作风的试金石。前段时间,江西省委用一整天时间召开常委专题办公会议,对去年以来全省重大招商引资活动项目进行调度督导,比进展找原因抓落实,让现场的11位设区市市长特别是排名靠后的市长有开民主生活会红脸出汗的感觉。有的与会者说这是一次“经济民主生活会”,让大家清晰地找到了不落实的原因,让后进者知耻而后勇。抓落实就要真抓细抓严抓,搞得好的给予表扬,搞得不好的进行批评,长期搞不好的就要追责换人。要创新抓落实的形式,发挥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经济工作民主生活会、党风廉政建设民主生活会的作用,对一些重大决策部署、重点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督查,增强实效。
用好社会评价“指挥棒”。从去年起,江西建立了“党风好不好,群众参与评”的新机制,引入第三方社会评价,把贯彻中央八项规定、遵守廉洁自律规定等作风建设情况,作为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的重点内容,请企业、群众等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作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领导班子及成员表彰奖励、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这一“指挥棒”的树立,倒逼各地加强作风建设落实力度,促进对群众反映突出问题的解决。据统计,2013年,全省市县两级共派出下基层工作组1.7万余个,帮助群众解决困难22万余个;收集意见建议15万余条,整改落实12万余个。
四、建好制度,严格执行。深入推进作风建设,要高度重视制度的制定和执行,确保作风建设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
建立管用的制度。制度不在多,而在管用。关键要在中央精神指引下,开动脑筋,坚持从实际出发、从工作要求入手,对上级规定进行具体化;上级没有规定的,注重实践探索、先行先试,逐步形成制度。制度标准不在高,而在具体可行,使大多数人做得到。要防止为建而建的形式主义倾向。
严格执行制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制定制度很重要,更重要的是抓落实,九分气力要花在这上面。执行制度关键是要做到“三个严”。要教育严。作风问题说到底是党性问题、思想问题。要带着感情、认真经常地做思想政治工作,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提醒、诫勉谈话,防微杜渐。要管理严。强化对重点岗位、重点环节的管理,加大干部交流力度,强化干部八小时内外的管理。要考核严。特别是要强化考核结果运用,敢于动真碰硬。根据2013年度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结果,江西省纪委对单项指标低于60分的1个设区市和10个县(市、区)党委、纪委主要负责同志进行了约谈,督促整改,发生积极变化。
强化监督问责。要牢固树立非严不足以刹风、非严不足以肃纪的理念,严肃查处违反党章党纪的行为。江西省纪委制定了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监督检查办法,坚持每两个月一次通报,每季度一次明察暗访,每半年一次集中检查,形成了持之以恒改作风、纠“四风”的长效机制。今年上半年,全省查处违反八项规定问题864起,处理1169人,党纪政纪处分329人。
(作者为江西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