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被巡视单位如何“对症下药”?
问责“一把手”
三巡视点查办“一把手”案471件
今年首轮巡视中,山东和天津被指“一把手”违法违纪案件多发。与以往的巡视反馈报告中只提及“一些领导干部”的说法相比,本轮巡视对“一把手”的问责力度进一步加大。
其中,山东加强对反映“一把手”问题的核查处理,1至8月,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办“一把手”案件361件,其中县处级以上“一把手”133件。
天津市明确“一把手”不直接分管人事、财务、工程建设项目等工作。自中央巡视组进驻以来,市纪委共查处党员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46件、涉及47人,查处领导班子“一把手”违纪违法案件33件。市检察院立案侦查的党员领导干部职务犯罪案件涉及48人,其中“一把手”17人。
除了上述两个此前被点名的巡视单位,海南省也在通报中给出了“一把手”的问责情况,并计划今年对22名党政主要领导进行经济责任审计。截至8月底,海南省纪检监察机关查处“一把手”违纪违法案件77件(县处级以上“一把手”25人),占立案数的17.9%。
北青报记者据整改报告梳理,上述三地共查办“一把手”违纪违法案件471件。
整治城建腐败
7省区市启动问责、排查工作
今年7月首轮巡视晒出的“问题清单”中,10个被巡视省区市均被指出在“城建”领域存在腐败问题,集中在工程建设、土地开发与出让等环节。
昨日,已公布整改报告的7个省区市均对“城建”腐败问题作出回应。
北京、宁夏、天津、山东四地公布了涉城建腐败官员的问责情况。其中,山东因涉城建腐败被问责的官员数量最多。
今年4月至今,山东省纪检监察机关查处重大项目运作不规范、领导干部及其亲属插手工程招标、土地转让的案件37件,涉及领导干部50人,处理领导干部36人;全省检察机关共立查案件175件、203人。
除了问责涉案官员,多地也启动了针对城建领域的专项整治工作。
福建在全省开展工程建设领域问题专项整治,共排查出建设工程1393个问题项目;宁夏对全区2012年8月1日至2014年7月31日期间单项招标金额1000万元以上的2118个政府投资项目招投标情况进行排查。海南则从8月15日开始,派出15个审计组、250人对全省近十年来的土地出让情况进行全面审计。
治理乡村腐败
京津纪检监察机关立案607件
此前,3个巡视点被指基层腐败问题突出。其中,海南“基层反腐败斗争形势较严峻”;北京“乡村干部腐败问题凸显,‘小官巨腐’问题严重”;天津“农村基层腐败不容轻视”。
昨日,北京和天津的整改报告中也对“苍蝇式腐败”的问题做出回应,北京、天津各区县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607件。
在治理基层腐败的过程中,天津重点查处农村少数基层干部截留挪用侵占贪污国家支农惠农强农资金、涉黑涉恶、拉票贿选、借婚丧喜庆敛财、挥霍公款、奢靡浪费、农村“三资”管理混乱、村务不公开、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等方面的问题。通过在10个涉农区县共设22个乡镇纪检监察工作室的方式,加强乡镇农村查办案件的力量。
清理干部超配或兼职
被“点名”单位列清理时间表
首轮巡视反馈中,辽宁、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海南、山东、宁夏等5个巡视点被查出了超职数配备干部问题,北京也被指“违反机构编制和职数管理规定”。
根据通报,已公布整改情况的7个省区市均对超职数配备干部情况进行摸底调查或整治,被“点名”单位则列出了整改工作的时间期限。
例如,海南省需要整改的超职数配备干部共1622人,要求2016年8月底前,完成超配处级领导职数的消化整改,并将中止“对法检副职进行有条件高配”等地方性政策;截至8月底,山东省各市已整改消化总超配数量的60.2%,按计划,其余人员将于年底前全部消化到位。宁夏则提出,“对超配的非领导职数逐步消化,3年内完成消化任务”。
此外,公职人员兼职问题也颇受关注。
首轮巡视中,甘肃“公职人员违规经商办企业问题突出”,福建则存在“离退休领导干部在社团组织兼职过多”的问题。
根据整改报告,福建省51名在社会团体兼职的省级退(离)休领导干部同意辞去不符合规定的兼职,有关离职手续正按有关章程、规定的程序办理。此外,目前该省已无省级领导干部在企业兼职。经过2个月的专项整治,甘肃省734名在企业兼职的领导干部,已有409人完成清理工作,可以兼任的则全部进行了备案审批。
文/记者 桂田田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