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明确治国理政“两大借鉴”及两者之间关系(2)

中共明确治国理政“两大借鉴”及两者之间关系(2)

中共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副教授吴辉说,中国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在本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完善、内生演化的结果。作为唯一和长期的执政党,中共如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有主张、有定力,要在“古为今用”“洋为中用”间分清层面的主辅与内容的取舍。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清晰地回答了这个问题。”吴辉说。

无论是西方国家还是中国,历史上的很多政治家都是因为很好地借鉴了古代的治国理政经验,而创造出了一个个繁荣的时代。例如,现代的西方发达国家就在相当程度上借鉴和运用了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治理经验。

例如,唐朝的李世民委托四位大臣,将之前3000多年历史上的数万卷著作选取编撰集成了《群书治要》,用于指导其治国理政,从而开创出人类史上的最著名国家繁盛时代之一。这套丛书还传播到其他一些国家成为有益借鉴。

“如今,改革开放、借鉴吸收西方长处的观念在中国国内早已形成共识,但是关于如何充分发掘和借鉴中国古代的治国理政智慧,让这些超越历史时空的宝贵财富与当代国家治理体系与能力有机链接融合,在一些人的思想观念中还认识不足、有待强化。”王伟说。

习近平在讲话中强调,怎样对待本国历史?怎样对待本国传统文化?这是任何国家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都必须解决好的问题。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建设、改革的进程中,一贯重视学习和总结历史,一贯重视借鉴和运用历史经验。

复旦大学政党建设与国家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郑长忠指出,从这一点看,中央政治局的集体学习也是一脉相承的、一以贯之的。去年12月进行的第十一次集体学习就是专门围绕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展开的。

“习近平总书记的这次讲话充满了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法。他强调对中国古代治国理政的探索和智慧进行积极总结以获得重要启示,并从当代中国现实条件出发创造性地继承和发扬,但不主张简单地去复古。”郑长忠说。

习近平的这次讲话也表明,中国共产党尊重人类不断迈向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和客观规律,尊重当代中国改革发展的主体意识和时代要求。

回顾中共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上任近两年来,中国梦、中国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都与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密切相连。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仅仅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硬性指标,从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中充分吸取营养,将使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具有更加坚实的思想文化基础。”王伟说。(记者王建华 蔡敏 许晓青)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