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改革,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红利。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必须全面深化改革。针对制约宁夏发展的瓶颈问题、体制机制问题,特别是老百姓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制定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分解了262项具体任务,对每一个改革事项列出推进计划表,提出实施的具体步骤和要求。认真抓好群众最期盼的教育体制、医药卫生体制、社会保障制度等改革,特别是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大幅精简审批事项,简化办事程序,取消、下放、转移行政审批事项223项,清理取消各类收费82项,真正让企业和群众少交钱、少跑路,少走程序、少跨门槛。实践中我们体会到,改革的办法和措施要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汲取群众智慧;改革的推进要凝聚群众力量,形成改革合力;改革的成效要由人民群众评判,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红利。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人民群众一道把改革推向前进。
守底线,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突出位置。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实现人民的中国梦,需要经济社会不断发展,更需要民生持续改善。保障和改善民生,关键是要对群众有深厚的感情,抓住老百姓最急迫需要解决的问题,抓住最需要关心的人群,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将心比心、以心换心地认真去做。我们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群众最期盼的事情抓起,把新增财力的70%以上用于改善民生,每年实施10项民生计划、公开承诺为老百姓办30件实事,一件一件地盯着落实,凡是对老百姓作出承诺的,都一一兑现,真正把好事实事办到群众的心坎上。针对宁夏目前还有100余万贫困人口的现状,创新理念、创新模式,大力推进“造血式”扶贫开发,实施好生态移民工程,着重在稳得住、管得好、逐步能致富上下功夫,完善相关政策,加强移民新村社会管理,多渠道发展增收致富产业,特别是用好用活扶贫资金,撬动更多的企业、金融机构和群众自筹资金,增强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实践中我们体会到,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任务,经济社会越是发展,就越要以高度的政治清醒、坚决的责任担当,把改善民生的各项工作抓在手上,确保群众持续受益、长久稳定地得到实惠。
保稳定,为群众创造平安和谐的环境。没有稳定的政治环境,一切改革和发展都无从谈起,再好的规划和方案都难以实现,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去。宁夏是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区,我们始终牢记确保稳定的第一责任,坚持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把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社会稳定作为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扎实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使“三个离不开”的思想更加深入人心。坚持管理与服务并重,创新宗教工作理念,疏堵结合,帮助信教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教育引导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既念教义经,也念致富经。创新社会治理机制,推进社区网格化管理、信访规范化建设、畅通和拓宽群众诉求表达渠道等工作,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力度,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推进警力下沉,深入推进平安建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实践中我们体会到,社会和谐稳定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保证,只有在改革中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及时妥善化解各种社会矛盾,维护民族团结、宗教和顺,才能提高老百姓的安全感、公平感、幸福感。
转作风,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如果“四风”问题蔓延开来又得不到有效遏制,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党和人民群众隔开,就会像一把无情的刀割断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我们聚焦“四风”,坚持教育与实践并重、纠“四风”与建制度并举,持之以恒地抓作风、转作风。自治区党委领导班子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一系列廉政新规定。省级党员领导干部带头加强学习,带头查摆问题,带头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带头深入群众、解决问题,下基层调研轻车简从,不搞迎送,严格控制陪同人员,不封路,不扰民,为全区党员干部作出了表率。坚持问题导向,立说立行、边查边改,开展“四项清理”行动,解决了一大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把下基层作为一项制度性安排,把“三同”作为硬约束,要求市里的干部到县区,县区的干部到乡镇和街道,乡镇和街道的干部到村队社区、到老百姓家里。全区近4万名机关干部深入田间地头、社区院落、厂矿车间、建设工地和群众家中,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给群众送政策、送科技、送资金、送法律、送文化、送卫生,实实在在地帮助老百姓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实践中我们体会到,与群众接触多了,官僚主义就会减少;与实际接触多了,主观主义就会减少;与民情接触多了,形式主义就会减少。党员领导干部只有真正沉下去,与群众零距离接触,面对面交流,才能真正增进同群众的感情,更好地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以百姓之心为心,既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责任。只有坚持以百姓之心为心,在增强群众观念上有更高标准,在密切联系群众上有更多行动,在为民服务上有更大作为,才能最大限度地凝聚民心民力,推进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