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权力在法治的框架内运行——我国建设法治政府述评

让权力在法治的框架内运行——我国建设法治政府述评

以何种方式治国理政,这是千百年来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一个共同课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紧紧围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战略抉择,在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方面不断迈出重大步伐。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专题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问题,既是对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也是着眼未来的战略部署,必将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的进展。

给权力设置边界,打造高效政府

“法无禁止皆可为、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外高桥综合服务大厅内,这块招牌格外醒目。一年多来,在上海自贸区这句话已深植人心。

“我们先在网上做了负面清单的自动比对,只要填上企业经营范围,就会直接跳出窗口告知,只要备案,不用审批。”拓佳丰圣(上海)科贸有限公司代理人钱圣荣说,“网上申报半小时就能搞定,随后带齐材料,到服务大厅就能一站式受理。而过去外商独资企业拿到证照至少要20多天。”

负面清单、权力清单、责任清单——本届政府成立以来,三份“清单”着眼于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有限”政府,简政放权先行、制度建设跟进,以润物细无声的法治精神与制度建设,推动改革从政策推动向法治引领转变。

长期以来,政府职能存在“越位”和“缺位”:一方面,政府对于市场主体过多干涉,限制了民间投资的活力和空间,还容易产生权力寻租及腐败;另一方面,在环境保护、社会管理等一些需要政府监管的领域,却不能有效发挥作用。

经济学家吴敬琏表示,通过制定负面清单,“法无禁止皆可为”的理念基本站住了。由此衍生出来的“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等改革,正在确立一种新的政府管理模式。

在经济学家常修泽看来,“三张清单”三位一体,具有清晰的逻辑:

“负面清单”从经济改革切入,瞄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打破许可制,拓宽创新空间;“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从行政体制改革入手,界定政府权力边界。

一年多来,国务院先后取消和下放7批共632项行政审批等事项,一批涉及企业投资项目核准、生产经营活动许可,以及资质资格认定事项被取消或下放。10月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再次修订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至此,本届政府中央层面的核准工作量减少约76%。

与此同时,政府管理由事前审批更多地转为事中、事后监管:国务院出台促进市场公平竞争维护市场正常秩序的若干意见、发布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着眼于推动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诚信守法、监管有力的市场监管体系。

“要在现有的简政放权、下放和取消行政审批事项基础上,大力推行权力清单制,削减行政权力,切实划清政府和市场、社会、企业之间的关系。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让权力运行受到严格的规范和制约。”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马怀德表示。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张少华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