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法治中国构筑中国梦

用法治中国构筑中国梦

历史是一种连贯。1997年党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国作为重大战略任务构成基本轮廓。党的十八大,党中央将依法治国作为具体的社会实践形成从概念到普遍过程的环节。十八大四中全会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节点上,完整而科学地表述出依法治国的政治理念,以哲学形态和政治形态的辩证统一形成新时期治国理政的政治逻辑前提,成为一个时期伟大转折的基本方法,确立为一种依法治国的新常态。

历史是一种结论。党的十八大四中全会,把依法治国确立为一种政治制度,提升为一种治国理念,有其的必然历史逻辑,也有其的客观社会形势。现代社会,多元文明形态的形成,各种社会现象的形成,不一样的社会形态交织而引发的社会矛盾,尤其是作为历史进程的基本产物——贫富不均现象的出现,社会差距导致的某种社会矛盾,更需要法治的力量给予解决。而在党的十八大四中全会出台的新公报中,第一要素就是其将以法治作为治国的重大战略思想,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趋势中,解决社会中的基本矛盾,规范社会中的一切乱象,包括重塑价值伦理,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时代校正坐标,标注依法治国的新高度。

历史是一种方法。这似乎是马克思主义的结论。是的,我党高举的旗帜,始终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主张。我们形成的一切方针、政策和路线始终是由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所作出的科学判断。从历史形态上讲,马克思主义本身就具有批判精神,本身就蕴含着法与理的哲学道理,马克思主义就是从法的基本立场,以法的基本要素,构划出法治的哲学理论体系。这当然是中国共产党在思想上的立足点,并由此形成其在社会各个领域上的创新环节。

现在,党的十八大四中全会确定依法治国为其的主题,立场鲜明地向世界传播出一个道理,那就是;在中国,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个条件就是法治。法制保障着社会的公平正义,保障着人如何实现自由的政治持续性和社会条件的形成。法治中国用中国梦的精神,向中国的每一片土地,每一个角落,每一个公民,传递着正能量。这依然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在中国已成为一种使之不断中国化历史过程的客观条件。中国梦正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哲学高度上的又一大理论贡献,其将和所有的中国历史脉络普遍联系。这需要从中华民族的历史源渊上探索,需要我们从观察社会主义历史命运的高度上横跨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上得出结论。中华民族的上下五千年,只承载着一个梦想,那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承前启后,历史的接力棒传递到我们这一代人的手中,毫无疑问,无论我们怎样前赴后继,一个民族的伟大共识依然是凝聚力量的最有效办法,那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责任编辑:佘小莉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