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强大的治理能力与未来挑战 (2)

中国共产党强大的治理能力与未来挑战 (2)

二、中国模式的现实优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在时代需求和吸取经验教训的前提下,实现了从“一人决策、终身制”到“集体领导、任期制”的转变。人才全国性选拔的适用范围已扩展到最高领导层,从政治层面彻底解决了一百多年来制约中国发展的弊端。中国目前体制的优势在于:

第一,领导人产生的社会成本低。领导人选拔不需要进行全国性动员,也避免了领导人产生过程中对民粹的迎合,有效防止大众贪欲。在运行过程中还避免了委托代理风险。另外由于定期更替,不仅带来新的血液,更避免政治强人的出现。另外由于是一党执政,不会像西方一样因党派因素排斥人才的使用,避免人才的浪费。

第二,可以避免产生平庸的领导人。中国的逻辑是做得好才会被进一步选拔,而西方则是不管做得好不好,先选上来再说,干得不好,再选下去而已。也就是说,西方社会在付出重大成本之后,未必能选出优秀的领导人。而由于任期的限制,必须等四年或八年才能更替。这四年或八年往好的说是浪费时间,往坏的看,则是劣政当道。在印度,不仅是平庸的问题,因为近1/3的立法委员正受到犯罪起诉,很多是谋杀和强奸重罪。为解决此问题,印度民主创造了人类历史上一项空前纪录:2013年印度内阁通过一项《违法议员保护令》,提出被判罪的议员仍然保留议员资格!

第三,继续保持了传统上政治的独立性和中立性。在面对资本和大众两股力量的冲击下,仍然拥有最后的拍板权,从而能够有效做出符合长远利益的决策,制订长期的发展战略,如五年规划。上世纪90年代的国有企业改革,如果是在西方要么改不了,要么改了领导人也一定会下台。2013年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令西方社会心羡不已,以致媒体也期待能够有自己的“三中全会”:不受政党利益和资本控制,能够做出有效的重大决策。

第四,正是由于选贤任能和政治的独立性,保障了中国政治体制运行的高效率。这对一个超大规模的国家而言,十分必要。无论是在应对汶川地震、禽流感等各种自然灾害,还是涉外紧急救助和援助,中国的高效率都令世人赞叹。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蓝睿明曾这样点评中国应对禽流感的表现:“中国政府展现出了解决问题的超强能力”。如果对比非典、后来的雅安地震,更能看出中国共产党的学习能力和纠错能力。

最后,则是保持了政策的延续性。中国改革开放可以持续30多年,并不因领导人的定期更替而“人变政息”。反观西方,政党或者领导人的更替,往往导致国内、国外政策的180度大调整。几十年过去之后,就会发现国家原来仍然在原地踏步。比如法国右派政党萨科奇执政时,为应对危机,延长退休年龄,对加班收入不征税。结果左派的奥朗德上台之后,又局部将退休年龄改回,同时加班的收入也再度征税。改了一圈,又回到原点。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