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的北京,注定是世界瞩目的焦点。
从2001年的上海到2014年的北京,从规则的顺应者、被动融入者,到规则的主动参与者、制定者,中国加入APEC(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以来,尤其是上海峰会以来的13年,中国不断发展的实力,以及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雄浑劲头,世界有目共睹。APEC北京峰会,无疑将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新坐标。
APEC,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立足亚太,放眼全球。包括美、中、俄在内的21个成员国涵盖全球约40%的人口、55%的国内生产总值、44%的世界贸易份额。如此硕大的体量,对世界经济格局乃至政治格局,影响可谓深远。于中国而言,人口、贸易额、经济体量无疑都在成员国中数一数二。APEC与中国,自然应是相得益彰、交相辉映。
不同于13年前APEC上海峰会时,如今的中国,一方面,发展的决心更加坚定不移、发展的步伐更加脚踏实地,另一方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定性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历史时期,APEC峰会所蕴含的“开放”背景,更中国拥抱世界、世界激赏中国的题中之义。中国因APEC而熠熠生辉,APEC因中国而更加充实饱满。
改革与开放无疑是中国发展道路上的两大核心词汇。如果说改革的攻坚期、深水区所要面对的困难需要依靠“练好内功”来化解,那么进一步扩大开放过程中遭遇的瓶颈,无疑则需要依靠“练好外功”来解决。当然,我们知道,“内功”和“外功”不能截然分开的,内外兼修、互相促进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全面推进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与APEC“共建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的主题,无疑是中国着眼深化发展的“内”“外”兼修。
中国是APEC成员国中举足轻重的一员。国际金融危机6周年之际,世界经济在缓慢复苏的过程中,目光不由自主转向中国。转方式、调结构、稳增长,主动下调GDP增速,将经济增长虚高产生的水分挤压出来,让经济社会发展含金量的成色更加精纯。新时期中国发展的“新常态”,不仅是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境界,更给世界观察中国提供了一个新窗口。改革的红利、开放的红利、发展的红利,亚太区域合作和全球经济发展无疑会留下鲜明的中国印记。
从“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名字可以看出,“合作”是各成员国的根本契合点。从文化价值观方面来讲,APEC无疑体现了一种和谐、合作的和合精神。在和平与发展的世界主题背景下,开放和包容的价值观更是APEC各成员国之间相处的准则。北京APEC会议“共建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的主题下,涵盖了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经济创新发展、改革与增长,加强全方位基础设施与互联互通建设,以及反腐败执法合作等四大议题。不难看出,这四大议题的核心精神,就是“在协商合作基础上的共同发展”,这无疑也是对峰会主题中“伙伴关系”的照应。亚太自贸区进程全面推进,通过“北京反腐败宣言”、成立APEC反腐败执法合作网络,“一带一路”计划与丝路基金的设立,都是“合作发展”的应有内容。
APEC北京会议着眼于发掘亚太经济未来发展新动力,为亚太未来发展勾画全方位互联互通的新蓝图。中国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正如外交部长王毅所言,“亚太经合组织成员是搬不走的邻居”,各成员国要做政策相通的伙伴、志同道合的伙伴、开放包容的伙伴。开放包容、合作发展,这是APEC的本意,也是书写中国故事的新契机。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