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反腐败究竟是为了什么?
在法国路透社看来,中国反腐的不断升级,是为了“打破固化的利益格局,利好中长期改革推进,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相呼应”。持类似观点的美国经济学家则表示,在这种“高调反腐”的背后,中共高层的目光着眼点在于“真正的制度改革”,因为“中国长期的经济健康迫切需要这些改革”。
而在更熟谙中国政治的国内政治学者看来,反腐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对官场政治生态的改善。而要读懂这种政治“新常态”,则必须把反腐和两年来的作风建设放在一起“对读”。
02作风建设:不断引向深入
在同一个时间段里,中国的最高领导集体分赴大江南北,下沉至中国政治的最基层治理结构——县、乡镇、村庄,和最基层的普通民众坐在一张床上谈天说地,聊他们最关心的粮食生产和生活难题,听他们对党和政府的意见和建议;同一个时间段内,中国各省、自治区、市的主要领导,在一场名为“民主生活会”的政治场合内相互“开炮”,指出自己和对方在日常工作中的缺点与不足……
类似的场景,自上而下地遍布了从中央到基层的层层党组织。这场历时一年半多、极具“中国特色”的政治活动,叫做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十八届四中全会以前,习近平主持了这场活动的总结大会,明确指出“活动收尾绝不是作风建设收场”,“把作风建设不断引向深入”。
熟悉中共党史的人会自觉不自觉地将它和70多年前中共还未执政时期的“延安整风”运动相提并论:同样是针对作风问题,同样祭出的是中共赖以生存的“群众路线”。
从革命党到执政党,中国共产党面临着一个又一个的执政难题。在这个有着浓厚忧患意识的政党看来,如十八大所言,全党面临的危险有很多,包括“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而其中,最大的危险就是“脱离群众的危险”。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一旦脱离群众,不仅将直接影响到工作方法、工作内容,更可能滋生作风问题和腐败问题,更将直接动摇执政党的立身之本、执政根基。
只有从这个角度去理解,才能读懂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为何从履新之始就强调作风建设。
2012年底公布的“八项规定”,看起来不过是很简单、很平常,甚至很“生活化”和“口语化”的内容:出行不封路、轻车简从、简化接待、精简会议、改进文风……但就是这样简单的“八项规定”,却在中央领导同志的带头执行下,成为了深刻改变中国政治与社会的“硬杠杠”。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