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工业园区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工业园区要适应新常态、实现新发展,亟须从重数量扩张的发展方式向重质量提升的发展方式转变。当前,应努力做好以下工作。
深化经营管理体制改革。鼓励地方先行先试,探索“两个牌子、一套班子”“一个书记、两个班子”“工业园区管委会托管行政区”,创新行政体制、人事安排、运作模式等,妥善处理工业园区派出机构与所在地同级政府之间的关系,建立二者良性互动、协同发展的长效机制。探索灵活多样的工业用地转让方式,改变一次性转让,探索用以租代售、共有产权等方式向企业出让工业用地,建立工业用地(或厂房)产权交易市场,实施工业用地绩效考核评价,完善工业用地动态调整机制。
完善配套设施。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提升工业园区基础设施配套能力,解决欠发达地区工业园区基础设施欠账问题;坚持分类引导、因地制宜、产城融合的思路,提升工业园区的城市功能,促进传统工业园区转型升级。提高政府在产业规划、招商引资、园区服务管理等方面的业务能力,发挥市场在主导产业选择中的关键作用,鼓励园区向精致化、专业化和集群化方向发展,做特做优做强主导产业,形成分工合理、相对完整的产业链。
加快示范性园区建设。把握工业园区特色化、高端化、绿色化、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和正在孕育的产业变革,从全国遴选一批条件较好的工业园区,支持其探索科技、金融、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加强“产业创新公地”建设,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改革。
建立国家级管理协调机制。推进国家级工业园区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出口加工区、保税(港)区、综合保税区、自由贸易区等功能性园区的协调机制,加强职能部门之间的政策对接、业务衔接和联动监管;简化国家级工业园区行政审批程序,规范、整合国家级工业园区优惠政策,带动地方政府规范省级及以下各类工业园区发展,努力为工业园区创造更加公平、有序和透明的发展环境。
(作者分别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产业布局研究室副主任)
《 人民日报 》( 2014年11月16日 05 版)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