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真改,进一步提升群众对民政工作的满意度。
对查摆出来的具体问题、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进行认真细致地研究,逐项确定整改的方向,坚持边学边查边改,狠抓落实整改。建立问题整改台账,明确具体的整改措施,落实责任科室、单位和整改时限,并实行动态管理,解决一项销号一项。积极回应群众关切,针对群众反映养老难问题,在全区推广沙井街道“离家不离亲、离家不离社区”的新型社区养老模式,在每个街道建设1家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和2家社区长者家园。为70岁以上户籍老人发放高龄津贴、购买意外伤害和医疗保险。建成56个社区服务中心,开通124个社区家园网,组建了79支“社工十义工”社区服务队,为居民提供多样化社会公益服务。
通过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切实办成了一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实事,攻克了养老难、社区负担重等一批老大难问题,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感到满意,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突出真立,进一步形成配套完备、有效管用的制度规范。
结合全区民政工作实际,切实做好废、改、立工作。目前已完成制度新建4项,修订5项,正在新建制度3项,修订制度11项。按照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市委、区委实施办法精神,修订了《宝安区民政局公文处理制度》、《宝安区民政局财务管理暂行规定》等制度,规范公文处理,规范公务接待、办公用房和公务用车,加强公务支出经费管理。围绕班子建设、联系服务群众制度、干部队伍建设等,新修订了《宝安区民政局局长办公会议重大问题议事规范》、《宝安区民政局微博管理办法》等一批制度。建立起一系列惠民利民工作机制,如针对养老、低保人员就业、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职能转移等问题,积极推动出台《宝安区发展养老服务事业和产业工作方案》等制度,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与促进就业联动机制等系列工作机制,确保各类惠民利民措施顺利实施。
通过查漏补缺、填平补齐,宝安区民政局扎牢了制度的“笼子”,强化了制度约束力,增强了制度执行力,同时畅通了群众监督渠道,将制度的执行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逐步建立起一套便于遵循、便于落实、便于检查的制度体系,推动了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