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分析的视角
从公共政策分析的视角观察中国地方环境政治,可以避免割裂政策制定与执行结果之间的密切关系。很多情况下,地方环境政策执行偏差是植根于环境政策的制定过程的。认识到这一点,可以帮助地方环境政治的研究者跳出中央集权—地方分权的理论范式。事实上,很难根据某个政策领域的“政令不出中南海”现象来判断中国政治体系中的分权与集权状况。那些认为地方层面的政策执行偏差是中央政府“国家能力”减退的表现的观点,通常带有研究选择上的偏向性,更偏向于关注那些执行困难或失败的政策领域,较少将研究目光聚焦在那些较为成功的政策执行案例上。事实上,政策执行偏差不是存在于所有的政策领域;在不同地方,其表现形式和程度也不尽相同。那些简单、不需要重大的程序性改变、不涉及利益重新分配的政策领域相对容易执行。相反,创新性的、复杂的,和涉及利益重新分配的政策领域的执行非常困难,环保政策恰好就是后者的典型例子。而计划生育政策的执行,就被周雪光教授视为“权威体制贯彻实施国家意图的一个突出成功的案例”。
可以看出,中国地方环境政治研究建立在环境政治学的学科基础之上,但问题意识受到中国研究的中央集权—地方分权理论范式的主导。公共政策分析理论的引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研究者的观察视角,可能避免受到主导性理论范式的支配。当然,为了展现更为复杂的、多维的中国地方环境政治图景,研究者还应该不断寻找新的理论工具,从而避免被固有的问题意识和理论范式支配。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